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引领学生“有价值地度过大学时光”

--------------------------------------------------------------------------------
点击次数:2206  发布时间:2022-9-5 14:42:46

 

“大学对我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有价值地度过大学时光?”

今年年初,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富管理专业学生赵桐带着这两个疑问,选修了一门叫“大学生活与经济学”的新生研讨课。6月底,课程结束,他在心得体会中写道:“上大学快一年了,我的学费、书费、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等花了约3万元。学完本课后才知道,这些成本加上我的机会成本和国家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等,一年的成本约11万元。之前既没想到上大学成本这么高,也没想到上大学是人力资本投资,自己、父母和国家都是我的大学投资者。现在知道了,就应该努力学习,德技并修,将来更好地回报国家,回馈家庭,实现我上大学的价值。”

赵桐的体会只是“大学生活与经济学”课程教学成效的一个小小缩影。五年多的实践中,课程团队成功探索了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预设模式,解决了课程思政的落地问题,为其他课程提供了一种可借鉴能复制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做到“两个融入”

学生在课程中学什么?通常的答案是知识和技能,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刘珏的感受却不一样。

她说:“在‘大学生活与经济学’课上,老师第一次上课就要求我们确立知识、能力和价值三方面学习目标。老师不仅讲知识,还讲其中的道理。例如,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创造更多的价值,就是教育投资最好的回报。”她表示,自己原打算毕业后移民国外,学了这门课后不但打消了移民的念头,还确立了努力的方向——毕业后专升本,让自己变得更强,将来更好地回报国家。

“我们深感课程育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从知识、能力和价值三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准确认知、科学规划,从而有价值地度过大学时光’。”课程负责人、学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启富说。

除了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目标外,课程团队还将其融入教学内容。金融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析梦雨喜欢文学,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大学生活与经济学”授课教师用“武松打虎”来阐释经济学中的迂回生产原理,让她明白了上大学就是学生、家庭和国家的迂回生产,不好好学习意味着投资失败和资源浪费。

教学实施打通“三条路径”

课程为什么有思政功能?这是困扰课程团队的一大难题。

课程团队成员夏至瑶在探索实践中发现,课程知识、教师言行和教学情境都有育人价值,于是在教学中努力打通三条路径,即知识陶冶、教师示范和情境浸染。如在第三单元“上大学有何成本”专题中选取了“绿水青山回浦江”案例,通过学生研讨、师生问答和教师讲解等,一步步抽丝剥茧,渐次让学生理解私人成本、外部成本的概念,体会“不能损人利己”的社会公德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认同。

教师的优秀品质能在潜移默化中持久深入地影响学生。课程团队对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确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爱生的理念,在言传身教中化人、立人。教师们努力营造课堂育人情境,通过U形、回形等座位安排设计课堂空间,创设小组研讨、交流汇报、点评精讲等“协同学习”场景,让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得到浇灌和滋润。

教学评价聚焦“三维六点双元”

“上别的课,都是老师考核我们。但这门课中,老师让我们参与考核并计入成绩。我们既感到意外,又感到被信任,增强了责任感。”旅游专业2021级学生刘斌说。

经过反复思考,课程团队设计了“三维六点双元”的考核方案。其中,学生既是考核对象,又是考核主体。方案由师生共同围绕考勤纪律、课堂发言、小组表现、作业练习、心得体会、卷面试卷等6个考核点,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增值”情况,学生要自评、互评小组表现和参与心得体会评价。

“学生们热情高涨,非常认真地当起了‘考官’。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提高了课程‘温度’和学习‘热度’,促使学生寓价值塑造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中,激励学生成为对自我高度负责的学习主体。”张启富说。

每轮开课满意度都超过95%,这一数据充分说明“大学生活与经济学”课程的价值预设模式取得了明显实效。学生普遍表示,课程的启发性、指导性很强,能够帮助自己“有价值地度过大学时光”。

“作为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校,我们鼓励教师‘因课制宜’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价值预设模式可复制性强、推广价值高,已在20余门课程中应用。”该校副校长徐盈群说。

作者:通讯员 吕洪霞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05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思政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