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在跨学科视域下落实“双减”融合发展

--------------------------------------------------------------------------------
点击次数:25484  发布时间:2021-11-3 14:55:39

 

教指委专家谈 “双减”

实施“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回归学校课堂主阵地,对于学校深化教育改革也是一个契机。

通过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与当下教育发展瓶颈的深度分析研判,教育者更加关注学生完整人格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即将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培养,以此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而跨学科领域的突破为学生拥有完整人格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也可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路径。

一是跨学科融合意味着立足现实。在现实的语境中,实际生活所面临的问题呈现综合性,没有一个现实的情境是独自存在的,独立的学科无法解决一个具有复杂因素的现实情境。二是跨学科融合将带动教师的全面发展。面对学生认识方式的改变,教师也将改变其教育方式,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将更加综合性、体系化。三是跨学科融合将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有效连接,将理论知识与生命情感体验融为一体,有助于达到“知行合一”的生命境界。

基于此,学校要将跨学科课程与落实“双减”政策有机结合,把握“三个融合”,即课程融合、教研融合、活动融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

在课程融合方面,校本课程体系化是跨学科融合的前提和保障。学校要建构课程体系,进而突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壁垒,形成“无时不课程、无处不课程”的大课程观,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以下简称七小)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建构“1+7”校本课程。1是指国家课程,7是指“善学、笃行、悦读、尚礼、健康、创新、博艺”。学校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校本化、创新化实施学科融合,通过给学生提供七个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研融合方面,教研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指向标,单学科教研已经不适应学校发展改革。七小在原有学科教研的基础上,组建跨学科教研组,开展专项教研。同时,学校改革教研模式,通过板块教研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依托互助教研提升实效。例如,板块教研中的幸福分享,就是教师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学科知识进行分享,进一步培养学科素养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利用多学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水平。

在活动融合方面,活动开展课程化是跨学科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活动的质量。七小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期间,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利用“做足球、说足球、画足球、写足球”等形式,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科学等学科有机融合。学校将“开学第一课”“我们的节日”等活动课程化,从方案制定、目标定位、课程实施、过程评价等各个层面让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鼓励学生自觉运用综合性知识思考、辨析、实践。

跨学科融合的价值取向是实践运用,“双减”政策的意义在于实现学生时间与空间的自由。两者互相照应,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当然,“双减”政策的落地,还有很多方式,如提高课堂实效、创新作业方式、加强家校沟通等。但从根本上讲,作为教育者,要主动拉长教育时限,站在生命成长的角度去思考、去实践教育;要从学生学习方式的习得、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去改变、去探索教育,从根源上解决学生负担重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跨学科教学专委会委员、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03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时评

作者:王俊莉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