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学科类培训机构真的要黄了

--------------------------------------------------------------------------------
点击次数:2500  发布时间:2021-7-27 17:52:10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明确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消息一出,在港上市的教育股率先暴跌;紧接着,美股开盘后,教育类中概股继续下挫,好未来跌了70%,高途跌63%,新东方跌了54%。此外,有道、瑞思学科英语等跌幅均超40%。

“双减”政策就像一把利刃,刀刀可以要学科类机构的命,更像一把无形的绳索,把学科类机构牢牢捆住,动弹不得。文件里九个“严禁”,十五个“不得”全方位限制,全流程管控,全面理清责任,让学科类机构无处遁形。

源头上:入门门槛被堵死

在最开始的准入制度中,全国校长都在争论办学面积是300平或者500平最为合理,为何其他行业没有场地要求,只有培训机构要求苛刻时,这次“双减”政策直接把学科类机构入门门槛堵死了: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源头上几乎断了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入门可能性。

那么通过收购具有资质的机构,借壳运营的可能性大不大?“双减”政策也有规定: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机构成非营利性机构转让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办学许可证是不能转让,只能重新申请,所以又回到了不能审批新机构的原点。

另外还从源头上减少家长需求:提升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流程上:运营全方位被锁死

有证机构

教材:教育部进一步强调将出台《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对培训材料管理提出要求。

培训范围:严禁超标超前培训

培训时间: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下不能晚于8点30分,线上培训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统一合同: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

收费:对其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由各地政府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首先在试点地区实行,之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宣传招生: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

发展壮大: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全学段:不仅义务教育阶段,低幼、高中学段的培训机构数量也将严格管控

这一系列的规范规定,几乎涉及到学科类机构运营的各个环节,监管漏洞几乎没有,甚是罕见。“双减”政策一旦实施,学科类机构无任何退路、只能转型,个别学科类机构资金不充裕的话,很可能发生“猝死”,裁员潮,将会涉及蔓延整个行业。

“双减”政策几乎把学科类的机构运营时间锁死,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不能补课,公立学校内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按当地下班时间五点半算的话,周一到周五培训到八点半,每天学科类机构最多培训三个小时,不过好在校内托管是自愿的原则,但是依然会分走部分生源。而且随着政策实施的恐慌情绪,很可能出现家长大面积的退费,所以机构要早做打算,未雨绸缪。

无证机构

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会同教育部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惩重罚,形成警示震慑。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地方、部门、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各地要设立监管平台和专门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举报途径。

“双减”政策对于无证机构来说,同样也有很大的打击力,尤其是追责监管部门,形成了举报必查,违规必究的强监管体系,无证机构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或者朝更隐蔽的“地下培训模式”发展,但是监控体系的完善,一个举报电话有可能让机构关停,遣散生源,负责人被追责,家教一对一或可能是未来无证机构的方向。

学科类机构缘何被重拳整治?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陈众议倡议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舆论一片哗然,瞬间冲上了热搜。

紧接着在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

他深有感触讲了一番话:

“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信号。

近年来,媒体一直把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归结为三宗罪:

1、制造教育焦虑

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里,为达到报班的目的,制造家长焦虑,让家长有紧迫感。

2、退费纠纷、虚假宣传

由于教育培训机构入门门槛低,鱼龙混杂,有的培训机构索性就不给退费,合同也是霸王条款,结果家长屡屡投诉,政府部门不堪其扰。据《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56165件。

3、频繁倒闭跑路

2020年校外培训机构受疫情影响,出现过密集的“倒闭跑路潮”,最高峰期8天4家机构倒闭,IT兄弟连、明兮大语文、百弗英语、趣动旅程……一大批机构倒闭,最为出名的是号称1100家分校区的优胜教育倒闭事件,据媒体报道高峰期优胜教育总部外面围了3000多家长,社会影响之大,前所未有。疫情之下,更让校外培训机构的声名狼藉。

2020年因疫情,阴差阳错各种矛盾交织,是校外培训机构矛盾集聚的爆发年,2021年,也是国家酝酿很久的校外培训机构清算整治之年。

学科类机构转型是必然,该如何转型?

目前来看,学科类机构转型是必然,几乎没有余地。

之前笔者曾写过《“双减”意见落地:学科类培训机构十大转型之路》,但是大部分针对有资源或者有能力的机构,对于学科类的机构转型的时间真不多了,转型的赛道也不多了:

一、转型托管

这个也是很多机构,包括好未来都在尝试的转型之路。好未来旗下托管品牌“彼芯”上线,据介绍,“彼芯”以开设线下课后成长中心为主要业务模式,招收小学生,提供放学接送、餐食、课内作业、自主提升等服务。一般托管机构分为小饭桌和作业辅导,我个人觉得都可以进行,校内托管是自愿的原则,转型校外托管机构可以留住部分生源,周六日也可以进行作业辅导,但是目前,托管机构也需要申请办学许可证,而且托管方向目前政策并不明朗,前景不明。

二、转型素质类教育

目前,素质类机构转型比较多的领域,是美术、书法、绘画,但是这三个领域一方面比较专业,培养师资体系比较慢,另一方面对于家长来说非必需的,依然市场前景不明,而且赛道拥挤,能否有这么大体量养活行业内的人员,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转型编程、机器人,成本太高;转型体育,赛道太窄;转型科学,前景不明……对于学科类机构转型素质类机构来说,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能做一个过渡期,但是非长久计。

三、家教

目前来看,是做劳务公司,还是做家教平台都值得考虑,说到底家教不足以支撑整个机构运营,适合个体老师。机构名师离开机构做家教可以活得很滋润,但是机构转型做家教会活得很苦逼,很可能校长得为老师打工。

当然还有转型的其他形式,转型职业教育,中公和华图都做了这么多年,不比你经验丰富,转型成人教育,你有资源和人脉吗?还得从零开始……

总之,学科类机构转型,校长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转型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条件,这样才能把成功率提到最高。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