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据法新社7月24日报道,中国将强制校外培训企业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禁止在周末和节假日上课。这些新规定旨在减少儿童、家长及教师在中国竞争激烈的教育体制中的压力。
报道称,根据这份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中国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根据该文件,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媒体报道称,中国政府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报道称,近年来,过度的课业负担和“优质”教育令人生畏的费用已经成为关注焦点,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实施了家庭作业禁令。
报道指出,24日发布的这一政策文件呼吁“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25日报道,中国官方24日发布通知,要求现有提供学科类校外辅导的培训机构变更为非营利性质,严禁资本化运作,一律不得上市融资、接受上市公司投资或收购,外资也被禁止进入该行业。
新华社全文刊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
对于中国校外培训行业,《意见》要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除了针对校外培训行为,《意见》也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并确定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成都、郑州、长治、威海、南通九市为全国试点,试点内容包括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鼓励学校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等。
报道称,中国对该行业祭出“重拳”,是因为过度辅导令青少年苦不堪言,也令家长背负了沉重的育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