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暑期托管服务不是“第三学期”

--------------------------------------------------------------------------------
点击次数:2268  发布时间:2021-7-14 16:58:35

 

暑期临近,一些双职工家庭又面临着“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

“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一些地方和学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主动担当,推出了暑期托管服务。这是减轻家长负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创新举措,是加强教育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益探索。”在7月13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

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有哪些基本原则?要如何办好?

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得到充分休息

近期,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发布了将由教育部门开办面向小学生的暑期托管班的举措。公办托管班究竟应该如何办,场地、师资、经费如何解决,托管服务质量如何保障,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育部在日前印发的《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中明确,暑期托管服务应遵循学校主动、社会参与、教师志愿、学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同时对服务内容、保障条件等也提出了明确意见,重点回应了近期社会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吕玉刚介绍,一是鼓励学校积极承担。《通知》提出,从本地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同时,教育部门还应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供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二是引导教师志愿参与。《通知》提出,要引导教师志愿参与暑期托管服务,但不得强制。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三是坚持学生自愿参加。《通知》提出,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

四是合理安排服务内容。《通知》提出,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学校要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但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五是坚持公益普惠原则。《通知》提出,要完善暑期托管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可参照课后服务相关政策,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相关收费标准由地方教育部门商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学校不得违规收费。

“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总体原则和具体要求已经明确,但由于这项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切实将暑期托管服务这一民生实事持续办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说。

“取消教师寒暑假”?不实!

“关于‘要取消教师寒暑假’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吕玉刚明确表示,《通知》不仅提出不得强制教师参与暑期托管服务,还特别强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同样表示:“开展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不是取消暑假。北京各区教委统筹全区教师资源,在不影响正常休息和进修培训的基础上,合理选派安排教师参加托管服务。”

如何确保“教师志愿参与”落到实处?丁大伟表示,北京各区教委鼓励广大干部教师主动参加志愿服务,积极引导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班主任等优秀教师参加托管服务。同时要求各区组织好对参加托管服务教师的培训。市教委要求区教委,优选最优秀的教师,侧重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成长方面的影响。

“孩子的暑期托管,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解决的问题,需要统筹好几种关系。”吕玉刚说。

一是统筹好学校与社会提供的关系。吕玉刚指出,学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但同时,假期的学生托管工作不是全部由学校从头到尾承担,也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二是统筹好教师志愿参与和保障教师休息合法权益的关系。《通知》明确引导教师志愿参与,这是教师高尚师德的一种体现。但一定是教师志愿的,要合理安排教师看护时间,保障教师休息、学习时间。

三是统筹好教师参与和校外志愿者参与的关系。既要鼓励教师志愿参与,也要调动社会其他方面人士,比如社区社工、大学生来参与托管服务。

四是统筹好校内托管和校外暑期生活的关系。假期不能把学生都“圈”在学校,还要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家长也要多陪伴,更好地起到家庭教育的责任,让孩子感受家庭幸福。

暑期托管不能变成“第三学期”

“学校暑期托管不是学生暑期生活的全部,托管服务的内容也不同于我们正常的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把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吕玉刚说。

暑期托管服务应有哪些内容?汪明表示,一方面,暑期是学生经历了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后放松和休闲的时间,保证休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为落实小学生减负的相关要求,即使暑期学生在校内托管,也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虽然暑期托管服务的主要内容是看护,但也可利用校内资源设施,如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合理提供一些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假期。”汪明说。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家长、托管方和管理方都应明确,家长是托管服务的间接对象,为家长解难不是最终目标;学生是托管服务的直接对象,学生的健全成长才是最终目标。

“假期历来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养成自主性的难得时间窗口,需要以与学期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成长目标。”储朝晖建议,托管服务应高度重视这一成长机遇,尽量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更有效的成长。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林焕新

《中国教育报》2021年07月14日第1版 版名:要闻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