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般都是下午五点多不到六点就放学了,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孩子已经放学了而家长还没有下班的情况。初中生就晚一些,初一初二年级在七点半,初三因为快要中考所以要加一节晚自习,放学时间在八点多。高中生的晚自习是两到三节,高三放学的时间最晚,差不多11点才会放学。
关于晚自习的设立问题是一直被积极讨论的,学生们大多都不喜欢晚自习,家长们对晚自习的态度众说纷纭。学生们大多是觉得一天的学习非常累,吃完晚饭回学校再学习脑子快转不动了,特别困。
家长们一方面觉得在学校学习有老师的照看,可以保证孩子没有在玩,是在认真学习;另一方面是觉得孩子一大早就出门上学,大晚上才能回来,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精神憔悴,学习效率不高。简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学校也是十分为难,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
教育部要求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在保证中学生每天有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学校的具体安排,不开设晚自习或者开设晚自习。其实这就是把选择权转移到了学校方面,开设或者不开设晚自习都是可以的,但是按照目前的全国现状来看,没有几所学校是不开设晚自习的。
一.保障升学率
一所学校如果想提高他的知名度就必须打出它的招牌来,也就是升学率,这是家长们选择学校是最看重的一个因素。学校提高整体学生的成绩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增长学生们的学习时间,晚自习是一种强制手段,毕竟放学后学校无法对于学生的行为进行干涉,学习时长得不到保障。
二.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的机会
晚自习不是上课,是学生们做作业或者是自己学习,而且都有看堂老师进行管理。白天老师讲解的东西并不代表着学生全部学会了,只有做作业才能让知识得到检验。在晚自习上做作业,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询问老师,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答疑解惑的机会。
三.减少额外补课的几率
补课是因为学生没有领会书本上的知识点,需要有老师再讲一遍,晚自习的设立可以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们的普遍问题,第二天集中讲解,减少学生们额外上补习班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