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留给教育巨头们的时间不多了

--------------------------------------------------------------------------------
点击次数:3028  发布时间:2021-6-2 17:51:24

 

校外培训的无序与泛滥不只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减负、教育焦虑也不仅是有关素质教育或快乐童年的问题,而是阻碍生育、阻碍二孩政策和三孩政策落实的核心难点。

  文/张明扬

  来源:冰川思享号(ID:icereview)

  最近这一个月,是中国校外培训机构从风口坠落的至暗时刻。就在2020年,在线教育还曾御风飞行,甚至有疫情年最受益行业之誉。

  01

  特意选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继5月初对“作业帮”和“猿辅导”这两家头部机构处以警告和顶格罚款之后,近期又对新东方、学而思和精锐教育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重点检查,分别予以顶格罚款,共计3150万元。

▲ 15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罚款3650万元(图/网络)▲ 15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罚款3650万元(图/网络)

  也是在儿童节当天,教育部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减轻未成年人学业负担。

  这可能只是风暴序幕而已,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昨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承诺还会“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同时教培行业最终整治政策和细则也还有待落地。

  风暴之下,头部在线教育机构不仅已全面停止招聘,更启动了大幅裁员的动作。据说高途课堂已在5月底提出了裁员30%的计划,3-8 岁启蒙课业务 “小早启蒙” 将被放弃;作业帮、网易有道、字节跳动教育板块等机构据传都有各自版本的裁员计划或大范围架构调整。这被36氪渲染为“在线教育史上最大裁员潮”,“这个在2020年风头无二的行业,直接从爆发期进入了生死转折点”。

▲ 在猿辅导官方微博下,有许多质疑其“取消offer”的留言(图/网络)▲ 在猿辅导官方微博下,有许多质疑其“取消offer”的留言(图/网络)

  近期最夸张的传言是,海淀区教委准备全面叫停培训机构的“假期开课”,这一消息后来虽被官方辟谣,但市场上已没有人还会去怀疑本轮监管风暴的强度与决心。

  比如,与“假期不许开课”同时流传的另外两则传言:“禁止培训机构上市”、“不许机构做广告”,只是因为没有被正面辟谣,就愈加言之凿凿,甚至成为了在线教育巨头裁员的逻辑触因之一:如果上市融资通道关闭,还处于烧钱阶段的机构们不裁员还能怎么办?

  02

  这一轮史上最强的监管风暴有不少新气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昨天就透露了至少两个监管创新:一是首次依据《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两部大法打出“组合拳”;二是针对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进行“重拳出击”。

  事实上,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高调入局本身就算是一个新气象。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规范校外补课作为一项传统监管事务其实从未停止过,但更多是教育部一家负责的事情,而其监管诉求也可能更为“单纯”:就教育谈教育,无非更多是教育减负与教育公平的问题。

  但这一轮主要针对在线教育机构的监管大风暴,在我看来,其诉求很可能已悄然变得更为深远和宏大,也正因此,实施主体也不再是资源相对有限的教育部一家。

  请原谅我的故弄玄虚,我想这个宏大诉求大多数人其实已经隐约猜到了。

  就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教育部双双举行发布会的前一天,也就是5月31日,全中国最大的新闻就是“放开三孩”生育新政的出台。

▲未来出生人口总体呈下滑趋势(图/网络)▲未来出生人口总体呈下滑趋势(图/网络)

  三孩也好,二孩也好,鼓励生育无疑是当下一个极其清晰的政策导向,说是新基本国策可能也不为过。鼓励生育,部分扭转随着经济发展形成的低生育偏好,在任何国家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置于中国语境下,这绝对是一件需要动用“举国之力”的人口大工程。

  也就是说,从社保到税收、从医疗到就业歧视,各个与鼓励生育相关的领域都想要有所动作,而在这其中,教育作为一个生育痛点,必然也要卷入这个通盘大规划中。

  以这个角度来看,校外培训的无序与泛滥已不只是一个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减负、教育焦虑也不再仅仅是一个有关素质教育或快乐童年的问题,而是一个阻碍生育、阻碍二孩政策和三孩政策落实的核心难点。

  03

  在一二线城市,如果去走访育龄家庭,阻碍他们生育倾向的因素,除了高房价问题,可能就是教育焦虑了。更何况,房价的高企,相当一部分也是拜教育焦虑所赐,这一年多,还有什么房子比大城市学区房涨得更猛的了?

  或者这么说,如果说教育公平还是一个不同阶层见仁见智的问题,应试教育也是一个被证明了能够选拔人才的有效率体系的话,那么,因教育焦虑产生的高教育成本,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社会各阶层对多生娃的消极情绪,则是一个几乎没有辩护余地,为全社会所公认的痛点。

  刻薄地说,与其认为教育培训机构的无远弗届提高了中国学生的能力,不如说是通过内卷和剧场效应极大增加了中国家庭的经济负担、时间负担乃至精神负担。

  我们平日里总说“奶粉钱”,但其实奶粉对于大多数中国城市家庭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大的负担,说“培训钱”才更接近生活真相吧。

▲图/视觉中国▲图/视觉中国

  哪里在鸡娃,哪里就生不出娃。不仅是中国,这在整个东亚地区,都是一个被反复证明了的定律。

  我无意过多论证鸡娃对生育率的抑制,这么显而易见,每天被民间社会谈论的观点,说多了简直是侮辱读者的智商。

  当教育焦虑、鸡娃、培训班泛滥被纳入“鼓励三孩,鼓励生育”这个大逻辑内,管控培训机构和教育减负就随之成为了“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04

  在国策的世界里,在线教育和教培机构何去何从?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最近提出了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观点,“我对新东方最不满意的就是发现,新东方让孩子的学习负担变得更重”。

  俞敏洪说,他做教育的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如何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管是利用高科技还是利用什么,“来使学生减负而不是增加负担”。

  “减负而不是增加负担”,俞敏洪说的着实精彩,也切中了关键之处,但他和他的教培同行们真的可以做到么?存疑。

▲图/图虫创意▲图/图虫创意

  但其实也没关系。如果哪家机构不认同这个大趋势,不愿将自身纳入鼓励生育的国策模块中,或者难以真正践行“减负观”,无非就是在一轮又一轮的监管风暴中无所适从,持续“失温”……

  市场监管总局说了:顶格罚款才不是什么最严厉的处罚,“对于拒不整改、屡查屡犯、情节恶劣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目前,《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在报请审批中,留给教育巨头们的时间不多了。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