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在线教育乱象:营销设“坑” 消费者常吃哑巴亏

--------------------------------------------------------------------------------
点击次数:2291  发布时间:2021-4-30 9:16:40

 

 “价格¥799,促销价¥20”

  “优惠后¥199,原价¥2160”

  ……

  网课限时秒杀打一折,但所谓的原价799元在促销活动前未实际成交过。

  4月25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称,因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行为,跟谁学、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被顶格罚款50万元。

  购买过多家在线教育体验课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家长群里常常会有配合积极的家长,他们往往是工作人员假扮的“托”。“让家长误以为得了实惠,一步步被诱导掉进冲动消费的陷阱,还会遭遇推销的狂轰乱炸。”赵女士感言。

  在多家网课电商平台的评价区,不少家长反映,以几元至几十元的“新客价”购买网课后,推广人员常常换着号码不分时段打来推销电话,甚至在半夜也会收到推销短信、微信的轮番“轰炸”,令人不堪其扰。

  2020年,在线教育迎来了井喷式爆发。据媒体统计,依据各大在线教育平台的财报,仅三家知名在线教育机构从2020年2月到11月的营销费用,就超过100亿元。但与此同时,2020年1月到11月,在线教育行业共披露89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近388亿元,这一金额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56.8%。

  除了“低价促销”,“打卡0元学”也是在线教育机构常见的营销手段之一。

  “0元买课,打卡满xx天,学费全额返!”近年来,伴随着在线教育平台的火爆,“打卡0元学”“打卡返现”等营销模式遍地开花。按照该模式,用户先付费购买课程,在一定期限内打卡学习后就可全额返现。

  然而,“打卡0元学”已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投诉热点。不少消费者反映,按要求完成打卡后申请返现,却无法得到退款。

  记者梳理发现,“打卡返现”的套路主要有三种:擅自修改打卡规则、暗设返现审核标准、返现结果偷梁换柱。

  例如,去年以来多位家长投诉一款绘本APP称,该平台为了阻止返现,频繁升级APP,并设置标准极高的打分环节、限制打卡时间,以此反复修改打卡规则,还因强制收集儿童隐私信息被网信办通报;还有家长投诉一款少儿英语APP,打卡完毕后被要求提供购买记录,却因购课平台下架无从查找;有消费者打卡完成后发现不再是现金返现,而是以网络课程代金券或领取某一门网络课程,导致消费者损失了本应得到的返现利益。

  为何在线教育机构营销频发“空头支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很多在线教育机构把钱花在营销中,而不重视课程质量,导致营销成本、获客成本高企,企业的整体营利能力差。

  在媒体报道,上述屡被家长投诉的绘本APP背后的杭州某科技公司负责人就曾表示,融资的95%都给了推广渠道,导致现金流断裂,没法实现“打卡返现”。而刁难用户、使其无法成功打卡的做法是课程推广教育平台为了降低返现率使出的“招数”。

  熊丙奇认为,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相关机构的过程性监管,规定收费时间跨度,对于预付费经营模式,不仅需要审查机构有无资质,还必须关注机构的经营过程。

  业内人士表示,不少“低价课程”“惊喜礼包”只是教培机构吸引用户的手段,家长学生在选择时不应被免费诱惑、被焦虑裹挟;同时,在线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为行业筑牢底线。

  法律人士提醒,“0元课程”多采取线上销售的模式,使用电子合同,这种方式便捷高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作为消费者的学员没有机会和条件提出变更合同条款的不利情况,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课程的时候应仔细斟酌合同中有关退款条件、打卡方式、合同变更等关键性条款,注意收集与留存合同文本、聊天记录等证据。当学员完成0元学课程后却无法得到返现且与商家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及时选择各种维权途径合法维权,保障自身的合理利益。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