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家长也要为孩子们减负

--------------------------------------------------------------------------------
点击次数:2155  发布时间:2021-4-29 19:39:58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能切实把孩子们的过度负担减下来,不仅仅是影响孩子的视力,受影响的还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但是,减轻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是学校单方面釆取措施所能完全解决的,家长也必须同时釆取措施,把家庭给孩子增加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家长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漫无边际地给孩子购买社会上出售的训练题集,强迫孩子利用放学后和双休日时间去做,把孩子当成永动机,使孩子失去了休息的时间。二是漫无边际地给孩子报名参加社会上举办的补习班、提高班、培优班、兴趣班,使孩子们离开学校门,接着就进社会上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双休日也给学生排满了社会上举办的线下、线上的“学习”班,而且要完成各类课外班布置的作业,使孩子“全周上课”,亳无喘息的时间。三是漫无边际地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让孩子见空插针去读“书”,增加阅读量,美其名曰开卷有益,多多益善。

如此一来,学校不补课,孩子们照常要“上课”,学校不留校外作业,孩子们照旧课外要做作业,挤掉了孩子们本就不多的课外休息时间,使孩子们没日没夜地浸泡在“学习”之中,没有休息时间,更没有室外活动时间。

家长增加孩子课业负担,尤其是多报班、乱报班的做法,会因为欲速则不达而适得其反,落得一个芝麻没抓住,反而又丢了西瓜的结果。首先,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小孩子也是一样。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身心就会受到影响,乃至妨碍以后的正常成长。所以,负担必须适度,不能因为负担过重,伤害了身心,影响正常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次,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只有一两项,不可能人人都全能全才。兴趣加爱好才能成为特长,盲目报班,一者增加了孩子的身心负担,二者花了怨枉钱。再其次,社会上举办的学科培训班良莠难分。不少提高班围绕学校教学内容提前快速讲授,马快脚步稀。学生在学校按部就班学习时,因已似懂非懂,失去求知欲,容易造成夹生饭现象而得不偿失。不少补习班和培优班,舍本逐末,实行题海战术,仅传授解题技巧,不解惑知识点,使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把孩子训练成解题机器,弱化了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心想事成。所以,家长引导孩子学习,自己要多懂得一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以便从教育的规律出发,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别人的孩子有别人的孩子的具体情况,不能人云亦云甚至鹦鹉学舌,听见风就是雨。何况那些依靠增加课外班来保证“成功”的做法,也未必就是正确的,未必就能“成功”。

解决家长为孩子增负问题,需要三方齐心合力,齐抓共管。学生家长要端正教育思想,正确认识孩子身心健康与提高学业成绩的关系。首先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为真正提高学业成绩奠定基础。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力量办班的整治与管理,尤其是对线上补习、培优、提高班的整治与管理,限定办班和授课时间,还孩子课外和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学校应该开齐上好各门课程,在让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主渠道,尽量避免舍校求外的不正常状态。学校可以利用课外和双休日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室外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争夺休息和课外锻练时间。学校还可以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或利用双休日举办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思想培训,引导其端正教育观念。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教育局原局长)

作者:罗兴才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29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时评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