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师考评落地需要管理智慧

--------------------------------------------------------------------------------
点击次数:2238  发布时间:2021-4-28 14:15:59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那些有鉴别力的考评,能够强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而把一所学校从默默无闻提升到卓越。教师考评作为学校管理系统,既是对教师的管理,也是对教育专业和日常事务的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的工作方向,从师德师风、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实绩三个维度构建考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师德师风考评:应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造就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必须认真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考评教师的“第一标准”。师德是新时代教育对教师的政治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前提,因为“一套专业知识体系”和“一个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理想”,这是专业人士必须具备的核心特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如此。

教师职业是向学生的未来宣誓的,要使学生发生对整个人生有益的变化,教师必须以虔诚之心对待作为教师的职业良知,忠于入职教师的誓言和对学生的承诺。学校要把师德表现列入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树立教师积极奉献、用心工作、关爱学生的先进典型,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使命和价值观的具体表达,它不是抽象的、宏观的,更需要可操作性的具体行动。为了使教育工作的使命和价值观变得真实起来,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研发了《北外附校教育使命和价值观30条》,例如:老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尤其在勤奋、爱心、友善、仁慈、服务他人、服务集体等方面,每个老师都要成为学生言行的榜样,以坦诚精神、透明度和声望,树立学生对于教师的信赖;教师之间要以坦诚之心对待一切,从不刻意隐瞒真实的信息,从而使人际关系变得简单,确保学校体系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运转得更快、更好;老师要坚持不懈地将一些知识、观念作为礼物教给学生,要把与每一名学生的每一次会面都作为鼓励、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机会;成为教师之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成为教师以后,成功都与学生的成长有关;每一个老师都要保护学生的梦想,让他们不但怀有梦想,而且还要拥抱它、实践它,并且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传递积极的活力和乐观精神;等等。

总之,对教师师德表现的考评,不能只去做“抽象的说唱”,更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使其变得鲜活起来并进入可衡量的状态。

专业能力考评:以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为重点。教师的专业地位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考评要以知识考核作为基础。正如美国学者舒尔曼所说,“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职业行为”,与教师专业能力相关的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包括课程知识、学科知识、学习者的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考评,应当建立一种基于实践知识的测量模式,促进教师自觉学习实践性知识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北外附校研制并实施《教师专业能力日常考评办法》,采用“简便易行、融入日常”的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理解为一种连续的、系统的过程,用评价促进教师个体专业能力发展,并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建立了教学清晰性考评、课堂教学基本能力考评、期中教师自评、学生满意度调查、期终教师业绩考评等每学期5次考评制度。

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考评要关注“客现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三个重要环节,学校要建立教师专业能力测量、认定、考核等评价标准,以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对教师个体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数据的收集整理,了解教师职业发展的各种信息,结合教师个体职业发展规划,评价教师职业发展的优势和特长,鼓励和促进教师自觉接受旨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培训,通过课后反思、专题研究、成果分享等方式获得自我反省和成长的机会。

教育教学实绩考评:业绩面前人人平等。《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特别强调,教师评价要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按规定进行表彰奖励”。重视教育教学实绩的“甄别式”考评制度,就是要奖励那些值得奖励的教师,让所有教师靠业绩说话,在业绩面前人人平等。从理论上讲,那些“友善”但是业绩表现不佳的教师,应当尽快让他离开学校。一味保护表现不佳的教师既是对学生的伤害,也是对教师本人的伤害。

值得指出的是,即使是最好的教师考评制度也有可能被学校的官僚行政所腐蚀,导致出现考评结果为“优秀”的教师,通常是领导的密友或者唯上是从的教师,而那些直言不讳、挑战现状的教师,即使有卓越的能力,也得不到好的考评结果。这就需要建立与考评相匹配的业绩衡量体系,有清晰的期望值、目标和时间表,以及一个稳定可靠的评价程序。否则,官僚行政操纵下的考评,会催生出缺少智慧的学校管理团队,并导致缺乏正直感的不良工作氛围出现。

(作者系国家督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

作者:林卫民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28日第5版 版名:校长周刊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