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语文教学要“为儿童全生活着想”

--------------------------------------------------------------------------------
点击次数:23821  发布时间:2021-4-16 14:41:53

 

李竹平: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教师、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出版有《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作文故事会——飞刀老师的16堂高分作文课》《春天是用来“挥霍”的》等著作。

名师代表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语文三年级上册)执教者:李竹平 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观察,让我笃定了一个认识,不同的教室母语课程,带给儿童的母语学习体验和收获是不同的,有的甚至可以用判若云泥来形容。

与大多数语文教师一样,从成为一名语文教师的那天起,我就在不断地建构和更新着自己的课程理解,不断探索具体教室里母语课程应有的样态——从不自觉到自觉。而唯有自觉的探索、建构和更新,才能体现出身为一名母语教育者的责任和担当。

以儿童的眼光看待语文课堂

参加工作十余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两首儿童诗,一首是段永祥的《告诉你一个秘密》,一首是狄金森的《篱笆那边》。确切地说,段永祥的《告诉你一个秘密》,真正打动我的,不是这首诗整篇的立意,而是第一节中太阳老师多姿多彩的主意和第二节中星星学生们各不相同的表现。两相结合,让我突然意识到,无论外部形态多么整齐划一的教室里,都生活着一个个丰富多彩的鲜活生命,他们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兴趣,各有各的愿望,尤其是,时时刻刻,各有各的小心事——不论是所谓的成人教师,还是儿童学生。

给我更大冲击的是狄金森的《篱笆那边》。这首儿童诗,与其说是写给儿童的,不如说是以儿童的聪慧心思写给成人的。那份真切的童心童趣里,有着几乎每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和记忆。读过之后,我不禁慨叹:“是啊,我也曾经是儿童!”

所以,我开始尝试着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待语文课堂,努力换位体验儿童在语文课程中的心理状态,不再简单地在教室课程中把“学情”当成一个二维的标签,至少意识到了投身课程生活中的,不是被抽象化的“学生”,而是完完整整的“儿童”。

不再囿于一本教材的课程开发和实践,让教室里的语文课程丰富起来,让儿童的语文学习生活丰富起来,并非来自人们敬畏的“勇气”,而是来自我们常常忽视了的“常识”。对于儿童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心思而言,如果教师的课程视域无法突破一本教材,或者不以教材为云梯反以教材为藩篱,语文学习不可能触及儿童内在的心灵,语文课程不可能架起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

整本书阅读、听读课、晨诵,这些成为语文课堂里不可或缺的课程内容,就是源自我偶然“看见”了儿童,模模糊糊地感受到了儿童在课程中的中心位置——苏醒了自身已经沉睡多年的童年经验。但是,最初三五年的课程实践,并不具有“探索”的性质,行动上是有意识的,认识上还是跟着感觉走。

反思自己如何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也是身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自我觉知的过程。不自觉的状态下,并没有意识到教室母语课程生活对于自己身为教师的自身完整和认同的价值,更没有意识到其对于儿童生命和精神成长的价值。不自觉的状态下,仅仅是即时地体验着、感性地判断着,这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或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历程,儿童和我,是积极而欢快的,还是麻木而无聊的——大概少有痛苦的感觉,因为痛苦来自深刻的反思和洞察。教室母语课程探索和创造的自觉意识,萌芽于对儿童的“看见”。

开发“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

甜头当然最先来自感性的体验——学生对我的喜爱和亲近。我沾沾自喜地发表着“反思性实践”和“实践性反思”的感言时,忘记了先贤两千多年前的告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回头再思考和判断当时学生表现出的语文学习热情,我才发现,那更多地来自他们天然的“饥渴”,并没有真正以主体姿态体验到语文学习对于自我成长的意义。他们沉浸于“知道”和“了解”更多带来的新鲜感和快乐,但这所谓的“更多”,不过是我为语文课堂带来了教材之外的“甜品”。

这样的认识,源于自身阅读学习的拓展与深入。从叶圣陶先生的著作中,我遇见并主动思考何为“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从很多儿童和童年研究的书籍中,我那被抽象的儿童遮蔽的双眼,开始积极地发现一个个具体的儿童;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启发我目光还应该投向儿童成长的明天和未来……

我开始开发和实践“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教室母语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水平等,编写契合儿童成长节奏的母语学习读本。读本以语文素养的发展为核心,尽量联结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期在促进学生亲近和热爱母语的同时,拓宽他们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精神。

我用了六年的时间思考和实践“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并将其梳理成《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书出版。这本书序言中的一段文字,基本阐明了我的想法:

在语文课程建构和实施上,“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理念让我对母语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不再从表面上追求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让母语学习与学生的“全生活”建立起真实、自然、紧密的联系。我主持编写母语教育读本,力求使学生的母语学习符合三个课程逻辑:理念逻辑、内容和目标逻辑、学生成长逻辑。有逻辑的语文课程建构和实施,才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丰富语言、发展思维和心灵。《历史的足迹》是一本以历史为主题的母语教育读本,在五年级编写、使用这本教材,是为了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中国历史的全景视角,启蒙学生的历史观。让学生在历史叙事中学习母语,从事实上帮助学生从历史的维度促进母语学习与“全生活”建立起了联系。其实,突破传统的学科壁垒,以联系的眼光看待母语学习,让母语学习真正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创造生活,也正是叶圣陶先生当初的美好愿望,而我,不过是在用行动继承他的教育思想而已,而成果,是微不足道的。

探索儿童成长与母语教学规律

母语教育要为儿童全生活着想,这是毫无疑问的。儿童在生活母语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在母语课程的浸润中成长,在母语的不断滋养下塑造自我。儿童遇见的母语课程,不仅会深刻影响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而且会深刻影响儿童的自我觉知和创造,影响儿童对母语学习和自身成长意义的发现和确认。

“为儿童全生活着想”不是口号,而是根植于教室生活和儿童成长的课程行动。基于教室儿童母语学习和身心成长需要的母语读本,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离开了我自己编写的读本,这一理念是否照样可以落实,并开花结果呢?

在统编版教材全面使用并几乎成为教室课程不二选择的情况下,在“语文要素”成为母语课程实践和言说的中心时,“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理念,是否还可以应用于教室母语课程建构和实施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始了对统编版教材的研读和小心而又大胆的实践探索。

立足于“母语”和“儿童”这两个概念,我发现,统编版教材的使用,完全可以通过单元内外的整合、内容的拓展、主题的深入等,让教室母语的学习关联并参与儿童“全生活”的创造。例如,民间故事单元的学习,从探究民间故事的起源、发展,到认识民间故事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焕发的生命力,再到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方式演绎民间故事,既落实了“语文要素”,更使得学生对民间故事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都得到了丰富,认识和判断能力得到了发展。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所有课程建构和实施共同追求的目标。母语课程更不例外。当我们言及“母语”的时候,必然想到了文化的传承与担当,想到了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开拓,想到了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根基和血脉。

立足“母语”,开放胸怀,积极行动,必然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使命所在。“为儿童全生活着想”,就必须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和母语学习的规律,以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参照,以儿童此在的生活为基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维度,不断开发和更新母语课程内容,帮助教室里的儿童建构健康积极的母语学习生活和体验。这是身为语文教师的使命,也是热爱语文之人的“宿命”。

当我自觉思考和判断自己教室里的母语课程时,幸福和痛苦常常交替来袭,甚或携手来攻。痛,并快乐着,大概就是我母语课程探索之路上最真切的体验吧。

对于我而言,坚定了“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开发和实践的信念,这条探索之路,就永远是进行时……

作者:李竹平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16日第5版 版名:课程周刊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