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新”在何处

--------------------------------------------------------------------------------
点击次数:2076  发布时间:2021-3-30 12:42:13

 

■本期关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精神,落实国务院“职教20条”要求的具体举措。深入了解新版《目录》有哪些新要素,如何有效贯彻落实新版《目录》,是职教战线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

新版《目录》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部署,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创建高质量职教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质量。

一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设置了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等专业。

二是服务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落实习总书记2021年两会期间关于“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讲话精神,设置了医养照护与管理、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等专业。针对防疫的需要设置医用材料与应用专业。回应社会民生关切,加强紧缺领域人才培养,设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管理、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技术等专业。

三是服务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设置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现代种业技术、绿色低碳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专业。

四是服务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设置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等专业。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设置智慧社区管理、党务工作等专业。

五是服务新业态、新职业,补齐人才短板。服务文化旅游新业态,设置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等专业。针对装配式建筑新业态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新职业,设置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

六是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面向不同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形态等,从专业名称到内涵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在所有专业中,标有“智慧”“数字”“智能”“现代”等词的有150多个,如智能焊接技术、智慧水利技术等一批数字化转型的专业应运而生。

实现新模式、新内涵、新编排

新版《目录》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与原目录相比,有以下几方面新的变化:

一是强化类型特征。职业教育中、高、本各层次之间,同类专业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面向职业岗位群逐层提升,培养目标和规格逐层递进,科学确定不同层次的专业定位,人才定位有机衔接。

二是统一目录体例框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兼顾学科分类,确定《目录》专业大类、专业类划分。以原高职专科专业目录框架为基础,将原中职专业目录由2级调整为3级,统筹高职本科专业,形成《目录》框架。19个专业大类数量不变,名称略有调整。原99个专业类调整为97个,进行了小幅更名、新增、合并、撤销和归属调整。如顺应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增设了集成电路类、安全防范类等专业类。

三是统筹调整设置专业。与原专业目录相比,中职保留171个,调整(含新增、更名、合并、撤销、归属调整、拆分,下同)225个,调整幅度61.1%;高职专科保留414个,调整439个,调整幅度56.4%;高职本科保留39个,调整208个,调整幅度260%。调整的专业主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

四是系统设计专业代码。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兼顾专业设置管理的稳定便捷,设计专业代码编排规则,统一按6位数编排,第1—2位数为专业大类顺序码,第3—4位数为专业类顺序码,第5—6位数为专业顺序码。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大类分别使用衔接的“61—79”“41—59”“21—39”字段,同一专业类采用同一专业类顺序码,实现了一致化的表达方式,为三个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纳入统一信息系统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落实新版《目录》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是新版《目录》应与原目录做好对接。新版《目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发布新版《目录》的同时,发布新旧专业目录对照表,指导学校做好专业衔接。

二是鼓励职业院校灵活自主设置专业。中职学校可按照有关规定开设《目录》外专业,高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自主论证设置专业方向。

三是新版《目录》带动专业质量提升。教育部将根据《目录》陆续发布专业简介、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等。各职业院校要根据《目录》和专业教学标准及时调整优化师资配备、开发或更新专业课程教材,以《目录》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提升专业质量。

四是设置本科专业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应坚持“三不变”:办学方向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不变;培养定位坚持技术技能型不变;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变。应坚持“三高”:高起点,专业设置条件既高于高职专科,也高于普通本科的要求;高层次,坚持技术技能人才高层次定位,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服务产业高端发展;高要求,试点工作加强管理、有序推进,有详细的预警、评价、监督、管理机制,防止一哄而上,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能否设置高职本科专业关键要把握三要素:产业急需、就业好和基础好。

(作者系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质量保障与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

作者:李志宏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30日第5版 版名:职教周刊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