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关于培训机构家长最关心的6个问题,官方提示都在这了!快存起来

--------------------------------------------------------------------------------
点击次数:2503  发布时间:2021-3-27 17:39:53

 

家长们为孩子挑选培训机构可谓操碎了心。如何鉴别正规机构?如何避免缴费后机构“跑路”?到底上哪去查正规机构的名单?缴费要注意什么问题、合同应该怎么写才正规?这些愁人的问题有官方提示了!

3月23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校外培训风险提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客户端小编整理此次提示重点和家长们最关心的其他培训机构相关问题,为您排忧解难。

问题一:看培训机构是否正规,应该查看哪些证照?

回答: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校外培训风险提示指出,家长务必首先确认该机构是否具有相关资质。正规校外培训机构须持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等证照,并张贴在培训场所醒目位置,且按照办学许可证审批的培训项目来开展培训业务。

问题二:到哪去查有资质的正规机构名单?有没有全国统一的平台?

回答:有。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校外培训风险提示指出,广大学生家长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查询有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名单。

问题三:有些机构以充值优惠、买多送多等方式,诱导家长一次性缴纳超期高额培训费用。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怎么办?

回答: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提醒,为避免“退费难”和培训机构“卷钱跑路”造成经济损失,不要一次性缴纳超期高额费用。不要盲目听从销售人员的优惠推销或打折许诺。如有机构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问题四:缴费前要不要签合同,怎么签最正规?

回答:要签!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提醒,签订培训合同时,请尽量选用2020年6月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链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2006/t20200616_466425.html)。

教育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 - 中华人民.jpg

如选用其他版式合同的,请仔细研读合同条款,对培训内容、质量承诺、培训期限、收费金额及退费标准与办法等条款,要逐项逐条审阅确认。要在签订合同后再付款,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要妥善保管好培训合同文本、票据等资料,以作为维权凭据。

问题五:受疫情影响,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不履行合约怎么办?

回答:去年受疫情影响,培训机构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培训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疫情不能成为不履行合同的借口。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提示,对这种情况,合同双方应该本着相互理解、友好协商的原则,通过变更合同履行的期限、履行方式等实现合同目的。如果机构因疫情原因停业、“跑路”,消费者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通过消费者协会、12345热线、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必要时注意申请保全,避免培训机构转移财产、逃避责任。

问题六:有些培训机构号称是官方指定、考试包过、不过退费,这种可信吗?

回答: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针对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整治24类职业资格培训的社会机构,包括注册消防工程师、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整治内容包括发布虚假广告、夸大培训效果以及宣传“考试包过”、“不过退费”等九大类。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从2021年3月持续至年底。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特别提醒:要警惕个别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不存在所谓“官方授权培训机构”“官方指定培训机构”,千万不要听信“考试包过”“不过退费”等营销宣传,以免上当受骗。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综合中国教育报(记者 林焕新 )、新华社、北京日报报道,记者唐琪、张婷、赵岩整理报道。

作者:唐琪 张婷 赵岩 林焕新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