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切实履行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责任

--------------------------------------------------------------------------------
点击次数:3920  发布时间:2021-3-22 14:53:0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激励全体党员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校(行政学院)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肩负重大使命,理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校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在党校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姓党铸就了办学治校的特质和底蕴。党校与党的事业,与党和国家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决策,与党的理论建设和指导思想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党校创立创办和发展跨越,都深深镌刻着党的烙印。从最早成立的安源党校、北京党校,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都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延安时期,毛泽东多次在中央党校讲过教学改革问题,在作题为《党校的学习目的和方法》的报告中,明确把党的历史列为中央党校开设的6门课程之一。按照毛泽东提出的办学方针,延安时期中央党校教学内容以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历史为基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方法了解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为主。新中国成立前后,党校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党的历史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校各个班次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为必修课。改革开放以后,党校制定“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尽管每个时期党校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强调“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国情、党情教育和中共党史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和帮助年轻干部深刻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和优良传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提出,“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并强调“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党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为党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各个环节,开发党史教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挖掘和用好本地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党性教育基地,不断加强学员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已形成特色品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更好发挥党校作用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校(行政学院)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切实担负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全力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在干部培训上加大力度。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坚持主业主课地位不动摇,加强党史学科建设,增加党史教育课程比例,不断完善党史内容体系,加大所有班次党史教学的分量。将党史教育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结合起来,讲准讲深讲透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教育学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开展党史大讲堂和讲红色故事、读红色家书、演红色情景剧等党性教育活动,增强党史教育吸引力感染力。

在思想引领上发力。大力宣传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矢志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以及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宝贵经验。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准确发声、及时“亮剑”,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师资优势,选派骨干力量开展下基层宣讲活动,推动党史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网络。

在理论建设上有所作为。发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作用,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党史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究历史规律,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必然和深刻内涵。组织教研人员熟读经典与历史,厚实学术基础,强化学理分析,开展党史课题申报立项,努力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组织开展党史理论研讨、精品图书出版、专家座谈、论文征集等活动,推出一批既有历史厚重又有理论深度、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解读的党史研究成果,为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提供学理支撑。

在决策咨询上贡献智慧。注重用好教师、学员两支队伍和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决策咨询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教学培训、党史研究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党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校(行政学院)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力量,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提高培训质量、创新方式方法、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求实效,不断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精品课程。质量是党校(行政学院)安身立命之本,提高教学质量则是重中之重。要持续推进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把打造党史教育精品课程作为提升党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集中力量、集中资源,组织开展党史专题集体备课和教学观摩,严把党史课程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通过专家点评、互观互评,打造一批党史教学精品课、优质课,提高党史课程的教学水平。立足地区实际,大力开发党史教育现场教学课程和教学基地,不断提升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学习教育质量和效果。

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方法对头,学习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学习事倍功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运用讲授、案例、研讨、档案、录像、影视和现场等多种教学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党员干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党史教育实效。用好讲坛论坛、校报校刊和新媒体等载体,开设党史专栏,拍摄专题片,邀请老红军、老革命、优秀党员、专家学者作党史报告、讲党史故事,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及时将全国名校、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名师的党史教育优质课纳入网络教学,供党员干部在线学习,让党史学习教育“新”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培养党史学习教育名师名家。党校(行政学院)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要深入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以“术业有专攻”为指引,根据教师所学所长,着力培养和打造一批党史教学名师名家。要抓住党史学习教育这个契机,鼓励教师坐冷板凳、下苦功夫,有方向、有计划地开展党史研究、课程开发与理论宣讲,不断提高党校(行政学院)开展党史教学科研的学术水平,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教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引导者、教育者、宣传员作用。

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的必修课,深入实施“学党史、强党性、提能力”专题培训计划。坚持把学习党史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经常学、长期学、深入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将党史学习教育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检查考核,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作者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来源:学习时报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