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未来五年,教育指标有这些

--------------------------------------------------------------------------------
点击次数:87662  发布时间:2021-3-9 15:01: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下称规划纲要草案)近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2035年教育远景目标是什么?“十四五”规划对教育做了什么安排?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具体有哪些指标?一起来看:

具体来看:

在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部分——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注重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创新基地培养发现人才,支持设立博士后创新岗位。

>>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建设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

>>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完善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停居留政策,完善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制度,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

>>健全薪酬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税收优惠等制度,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 和吸引力的环境。

>>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第十三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部分——

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方面

>>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完善办学标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

>>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

>> 规范校外培训。

>>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

>> 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方面

>>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标准,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

>>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 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

>>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

>>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 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特色发展引导机制,增强高校学科设置针对性,推进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

>>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

>>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方面

>> 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全面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管理和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

>>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健全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推进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

>> 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学举办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建立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

>>深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统筹教师编制配置和跨区调整,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适当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

“深化教育改革”方面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健康人格培养。

>>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革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序引导社会参与学校治理。

>> 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推进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

第四十四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

>>加强公共卫生学院和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学校场馆开放共享。

>>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干预。

>>坚持文化教育和专业训练并重,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升重点项目竞技水平,巩固传统项目优势,探索中国特色足球篮球排球发展路径,持续推进冰雪运动发展,发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体育赛事。

第十四篇“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提出——

>> 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 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 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推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 办好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提高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和劳动参与率。

>>保障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完善落实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完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

>>深入实施青年发展规划,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搭建青年成长成才和建功立业的平台, 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

>> 构建支持家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

>>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 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教育全覆盖,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建成康复大学,促进康复服务市场化发展,提高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率,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