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马云:中国未来教育应进行个性化教育

--------------------------------------------------------------------------------
点击次数:3535  发布时间:2021-1-4 10:29:35

 

对于中国的应试教育,国内有两种声音。

一种认为应试教育一文不值,觉得中国培养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

另一种认为虽然中国大学培养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大学生,但也同时培养了大量人才,读书参加高考仍然是最好的出路。

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觉得中国的教育迫切需要改革。

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引进素质教育。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中国现在正提倡的(也就是喊口号的)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以上定义来自百度百科)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就是说要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主,不要太看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

据说西方有的国家就是实行的完全素质教育,让学生自由成长,自己去专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然而那些国家也在叫苦。

虽然实行素质教育,不看学生考试分数,的确让少量的学生取得大成就,甚至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大多数学生不合格,连基本的水平也没达到。

所以,作为一般工人的大多数,工作时素质是不合格的。

所以,他们在考虑引进中国的应试教育。

那么,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吗?

应该怎样改革呢?

中国教育的确有弊端。

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极少获得诺贝尔奖是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人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笨,不是有许多华裔,接受西方教育,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吗?

这说明,中国教育有向西方学习的地方。

因此,中国教育的确需要改革。

那么,怎么改革呢?

从西方的实践来看,完全学习西方,废除考试,是不科学的。

我们需要达到的效果是,既要提高大多数人的基本素质,又能培养能获诺贝尔奖的顶尖人才。

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说到中国教育的改革,就得先说说中国教育的现状。

那么,中国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

应试教育。

一切唯分数论。

家长只看分数,老师只看分数,学生也只看分数。

第二种观点所认同的应试教育就是这种现状。

有的学生为了高考考出好成绩,用的草稿纸叠起来有一米多高,用过的笔芯装满了一箱子。

他们最终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考上了清华或者北大。

这样好不好呢?

有好的一面。

能够极大提高全民基本文化素质。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

因为它忽略了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

那么,学生都有哪些素质呢?

从素质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学生的素质包括:能力素质,就是进行实践的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个性;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当然还包括基本的文化素质。

我们教育改革在专注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应微微转移精力在培养学生其他素质上。

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教师出身的企业家马云曾对中国的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马云

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马云有关教育的观点。

观点一:未来教育对一百个学生有一百二十种教育方式。

马云认为:以往的教育都是对一百个学生,只用一种教育方式,而以后,教育要实行个性化教育,一百个学生要用一百二十种教育方式。

为什么要多二十种呢?

因为这些学生中还有像马云那种思维跳跃,天马行空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就需要用多种教育方式教育。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按马云的说法,未来教育将可能是对每一个学生制定一套或多套学习计划。

老师们将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授课。

以往学生是随机分配到一个班上,然后安排老师进行上课。

而未来则是有同样兴趣的学生选择同一老师,然后进行授课。

学生不将有固定实际的班级,只有名义上的班级。

观点二:学生可能比老师知道得更多。

马云认为,想象力是未来的学生最主要的能力,所以,学生可能会比老师知道得多。

所以,未来授课将可能采取探讨的方式,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观点三:国家应该更加注重基础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

马云说,现在全国只对国内的大学进行排名,却没有对幼儿园、小学、中学进行排名。

马云认为,基础教育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应该加大力度投入。

所以,未来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经费在基础教育上。

观点四:学校应该首先加强学生音体美教育,然后才是文化课教育。

马云认为,学生应该先抓音体美,而文化课可以慢慢来。

他说,现在哪个成人不认识几个字?哪个成人不会基本的算术?人到了年龄有些东西自然就学会了。

所以,未来教育应该一开始多抓音体美。

这里顺便说一点,我最怕的课就是体育和实验课,音乐和美术没上过,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幸亏我生得早,要是晚生几十年,我一定会被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所以,我希望未来教育学生有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音体美,也可以选择文化课。

观点五:学生不学音体美,三十后将找不到工作。

马云认为,音体美可以提高人的情商、智商和爱商。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的大量工作将被机器代替,只有学好了音体美,才可能发挥出人的潜能,从而才可能做机器不能做的事情。

观点六:十八岁前,学生的教育主要在家长。

马云曾办乡村学校,他在开学典礼讲话说,孩子在十八岁前,教育主要看的父母,与其说是学生受教育,不如说家长受教育。

他希望家长能更正确看待学生考试成绩,希望自己孩子全面发展为主。

所以,在未来教育改革中,家长也会被纳入改革的重要一环。

总的来说,未来的教育不应只注重文化素质的提高,还应提高实践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塑造学生的个性,不要人云亦云。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