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在如今已经非常普遍,随着STEAM教育的口号越来越火热,我不禁十分好奇,STEAM教育到底是什么,它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什么好处?下面我就把自己研究的结果分享给大家,相信也有很多与我一样好奇的人,我们可以一起去探索。
“科学不只是一个学校实验、或元素周期表、或波的属性。它是世界运行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了解、探索以及参与世界的方式,通过科学,我们可以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巴拉克·奥巴马
STEAM教育是什么?
STEAM教育指的是在STEM基础上增加上了Art这个学科,即Science科学、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Math数学。它强调知识跨界、场景多元、问题生成、批判建构、创新驱动,既体现出课程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的诸多特征,又反映了课程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然的本质诉求。
哪些学科被美国政府列为STEAM的重点学科呢?其中包括:化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工程、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设计和艺术等等,这些均被认为是STEAM领域的范畴。
STEAM教育的渊源
2009年1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代表NSF发布主题为《改善所有美国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公开信,从而揭开了STEAM教育的序幕,并引发了全球的STEAM教育运动。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转变》中指出,“知识信息量在过去的2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与知识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也改变了。然而正规教育体系却变化缓慢”,目前的教育“还是为了满足一个多世纪之前的生产需求而设计的”。如何扭转教育落后于爆炸性的知识信息量这一问题,各国纷纷掀起了教育改革的热潮,试图通过课程改革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进而提升人才的质量。
《自然》认为,为了培养21世纪的科学家,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creative problem solving)、“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合作”(collaboration)等“软技能”(soft skills)。而这些能力,也正是STEAM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
中国教育的痛点
中国的教育与国外的教育相比,始终有一个痛点,就是中国的学生总是赢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终点站。国内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参加各种培训班,在中学阶段也能包揽下国际竞赛的各种大奖,可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却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为什么起跑又早又快的人,却反而输了?究竟输在了哪里?这是让教育界不得不反思的一个问题。
国外教育的先进之处
既然我们的教育有不足之处,那就应该虚心向别国学习。国外的教育更注重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国外的教育是探索式教育。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体验,在体验中体会到乐趣,同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大人不会帮忙解决,会让孩子学会搜索的能力,自己寻找各种资源,自己去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寻找解决方法的历程中,去培养孩子的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力。
中国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填鸭式。即学校照本宣科地教育知识,问题基本上都有标准答案,记住了答准了,就是对,否则就是错。但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很多事情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对于这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孩子来说,比较单一,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这恐怕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离开象牙塔之后许多年,都很难再有创新。岁月匆匆,那些输在起跑线上的外国人,因为在学习中具备了各种各样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能够迎头赶上,囊括无数诺奖。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创新的原因。
STEAM教育的好处
STEAM教育到底有哪些好处,又能解决教育中的哪些问题呢?
第一点,它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的填鸭式教育只是止步于知之者,如何提高孩子的兴趣,变成乐之者,却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
培养孩子的兴趣,在STEAM中一点都不难。万物自有其丰富多彩的生命力与活力。走进大自然,走进姹紫嫣红的鲜花中、郁郁葱葱的树木中去探索植物的特性,恐怕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不感兴趣的。
走进野外,亲自去体验、去探索,让孩子亲自动手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孩子更加热爱生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心,而这些美好的品行会成为日后创造力的源泉。
第二点,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孙悟空曾经说过“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其实人人都可以很优秀。曾几何时,因为学校的分数制,很多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被家长、老师批的一无是处。“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是最优秀的。在分数的压力下,孩子也会生发嫉妒的心、自卑的心、逞强好斗的心等等,有些孩子也会患上抑郁症,甚至被逼走向了绝路。这些都是令人痛心的问题。难道孩子真的这么差吗?
曾国藩考秀才,曾经六次落榜。马云参加了三次高考,才终于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俞敏洪参加高考,前两次连大专都考不上,最后一次考进了北大。可见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即使当时学习差,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孩子也不应该因为分数不好,而被肆意的批评和打骂。那如何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呢?
这就需要打破原来的分数考核制度,可以从多种角度去发掘孩子的长处,并且予以肯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STEAM教育可以帮这个忙。STEAM教育包含多门学科,总有一门学科会让孩子喜欢,会有各种实践动手活动。孩子在参与中也能体会到乐趣,并且把一个活动做成功了,也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点,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化。
STEAM教育就是为了改善教育而存在的,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它使教学工具更丰富,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具多样性,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而且STEAM是回归自然,联接了孩子的天性进行学习,寓教于乐,会比枯燥的单纯课堂讲解更容易理解和识记。
STEAM教育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而且孩子本身就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的心,STEAM教育可以更多的激发孩子的美好心意,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打下了基础。
第四点,与未来对接,走科学的康庄大道。
STEAM教育是最初为了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而提出的教育变革,慢慢演变为培养孩子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综合能力。STEAM教育着重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寻求真理和探索的心。在STEAM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对一门学科感兴趣,也会激发孩子将来想从事这门学科的科学研究的心。孩子自己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不用家长督促,就会自发的学习。为了实现梦想而去努力,孩子的未来将不可限量。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学习心得和体会,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出。衷心地祝愿中国的孩子们在STEAM的教育下,越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