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人工智能教育将在中小学全面铺开

--------------------------------------------------------------------------------
点击次数:2551  发布时间:2020-12-23 10:44:39

 

人工智能观摩研讨课。

提起“人工智能”,相信你已经不会那么陌生。刷脸付款、AI垃圾桶、AI机器人这些贴近大众生活的技术应用,都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就在身边。但是,当人工智能走进中小学课堂,作为引路者的老师,应该怎么教?目前还没有答案。

为推进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近日,2020年福建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研活动在晋安榕博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人工智能教育将要全面在中小学铺开,这场教研可以说是试点校、试点区的一次重要经验阶段性总结和分享。

我省人工智能教育不断推进

先来梳理一下我省人工智能教育开展的脉络。

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印发《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推动并支持福建师大附小、福州实验小学、福州市鼓楼区钱塘小学首批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探索工作。

在首批试点的基础上,2019年厦门市湖里区、福州市晋安区被确立为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并新增了17所试点校。

2019年11月中旬,省教育厅组建由高校人工智能专家、中小学相关学科教研及教学一线专家组成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指导和引领。同时,组织开展试点校教师培训,着力破解人工智能教育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师资缺乏、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难题。

2020年秋季新学期,厦门推行“人工智能进百校”计划,选取一定的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先行试点。各试点校要保障人工智能教育课时数量,各试点年级每周要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课程中,安排1个课时用于人工智能教学,确保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

2020年12月,晋安区义务教育阶段首个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象峰中心小学宣布,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室已变成充满科技感的AI综合活动教室,每周开设校本人工智能课。下一步,晋安区拟建设不少于60所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科创教室)、6至8个人工智能教育校外活动基地和一个可同时容纳800人以上的综合性人工智能教育研学基地,计划对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并培养一支不少于300名专业讲师的师资队伍。

而非实验区的各个区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尝试也非常主动。12月初,台江区举行第四届小学智慧课堂团队赛,其中就设置了人工智能教学比赛,这也是全省第一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技能比武。马尾区成立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发展共同体,建立体现船政文化主题的12年一贯制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培养一批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能手、骨干人才。

人工智能教育“摸着石头过河”

教育部已明确表示要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但人工智能教育课仅仅只有编程吗?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其实,人工智能教育课是综合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心理学、设计等内容的综合学科,“人工智能课包含着算法、算力和大数据这些特征,更多是关于学科融合的内容。”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陈心这样认为。

在晋安区的教研活动中,提供的研讨课内容很有讨论价值。福州实验小学和福州一中初中部展示了人工智能“初小衔接”的教学教研现状。福州实小两年来搭建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从科普体验、编程基础、应用实践、特色主题四个层次展开,课程采用案例式讲授、体验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由浅入深进行。福州一中初中部对人工智能教学的设想就是让孩子们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它正在开设的内容有python程序设计、人工智能通识、ardu?ino系统开发等课程内容。两校老师谈到:“人工智能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且专业性极强,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让老师十分困惑。我们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这两校老师认为,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科学课程中已经涉及人工智能的相关内容,特别是电脑机器人活动的开展,为人工智能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因为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各不相同,而电脑机器人通常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的,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参差不齐,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初中阶段的人工智能教学原则上仍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育,应该在面向全体同学的基础上兼顾部分有专长学生的兴趣和生涯规划开展教学。不少一线教师都呼吁对口中小学要开展联合教研,保证课程内容连贯与梯度,并实现资源共享。

当天下午,鼓楼实验小学、远洋小学和福州七中展示了3节观摩课,集中研讨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恰当路径。远洋小学的林辉老师告诉记者:“不少老师觉得人工智能和创客、STEAM之类是一条线上的,但是具体是什么,怎么做,也是比较困惑的。”校内成立了人工智能研讨小组,大家也都认可人工智能应该做到学科融合,不是信息科学老师一个人的事。

“人工智能教育到底是什么,可能目前谁也无法定义这个概念。我们很多从事人工智能教育的老师都是从创客教师、机器人教师过渡过来的,所以大家看到我们的人工智能课有创客课程和机器人课程的影子。”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冯彦副校长表示,目前对于人工智能教育还没有完整的课程方案和标准,学校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她个人所理解的人工智能教育应该是通过无人机、无人车之类的载体,去实现智能的学习、智慧的学习。因此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要因校而异,因材施教,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兴趣,推动人工智能在中小学的普及和运用。

(全文共2281字)

作者:安梓

来源:福州日报社数字报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