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释放“青年+”创新创业蓬勃力量

--------------------------------------------------------------------------------
点击次数:2253  发布时间:2020-11-13 12:15:40

 

本报北京11月11日讯(记者 董鲁皖龙 梁丹)今天,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于11月17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开幕。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17个国家和地区、4186所学校的147万个项目、631万人报名参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大赛呈现出“人数多、名校多、类型多、实效多、亮点多、岗位多”等特点,极大提振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与热情。

报名参赛项目与报名人数再创新高

本届大赛在报名参赛项目与报名人数上再创新高,内地共有2988所学校的147万个项目、630万人报名参赛。较之去年,参赛项目与人数均增长25%,红旅赛道项目数增幅54%。中国港澳台地区报名参赛项目已超过去年的总数,达到256个。本届大赛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158所国外院校报名参赛,项目3000多个,报名人数近万人,世界前100强的大学中有一半以上报名参赛。

“大赛已经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盛会,已成为世界高校同场竞技、相互促进、人文交流的国际大平台。”吴岩表示,大赛不仅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双创”青年,还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释放出了“青年+创新创业”的无穷力量。

本届大赛设置了高教、职教、国际、萌芽四大板块,形成了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贯通式“双创”教育链条。针对基础教育设立的萌芽赛道,旨在引导高中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等实践活动,推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职教赛道以培养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为目标,鼓励支持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一体模式创新,推进职教改革。经统计,今年职教赛道的报名参赛项目44.3万余项,较去年增长78.2%,其中涉及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项目14.2万项,占全部参赛项目的32%。

为克服疫情影响,本届大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了新技术、新方式。例如,为弥补很多选手、观摩人员不能来到现场的遗憾,大赛打造了“数字化”平台,集聚参赛报名、同步资讯、线上展厅、直播观看等功能,还将加入AI智能识别翻译,面向全球进行双语字幕直播。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本届大赛在评审规则中增加了专门指标,考察项目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的情况和前景,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引领就业。

助力脱贫攻坚,“红旅”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教育系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今年大赛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面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实际需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了一场以电商直播带货为主基调的扶贫战役。全国共有132万名大学生、14.9万名教师参加了本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接农户超过46.2万户,企业1.3万家,签订合作项目近2万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00亿元。

吴岩介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也从“线下”发展到“线上线下融合”,52个未摘帽贫困县所在的7省(区)均举办了全国线上对接活动,引导、促成全国大学生聚焦贫困县开展以电商直播或创业实践为主的精准扶贫,打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新模式。其中,电子科技大学的“沈厅筑梦家庭农场”项目,聚焦晚熟柑橘销售,一个月内帮助果农销售柑橘超1500万公斤,增加岗位6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增长5倍。

6月30日,本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一个个直播间、一个个微信群、‘红旅’+互联网直播电商的形式形成了巨大能力,为贫困地区激发了强劲的发展动能。”吴岩介绍,今年参加“红旅”电商直播带货活动的学生达60万人次,销售金额超过4.3亿元。

自2017年以来,累计有302万名大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他们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了解国情民情、接受思想洗礼、锤炼意志品质。4年来已有近5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活动,对接农户近150万户、企业4万余家,签订合作协议4万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逾200亿元。

一支声势浩大的“双创”新锐大军正在组建

回望参加“互联网+”大赛的参赛点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李京阳感慨道:“‘互联网+’大赛让我们从大学生创业蜕变为真正的创客;与全世界优秀团队同台竞技,让我们更加自信;与最优秀投资人的对接,让我们更加务实。荣誉让我们更知不忘初心的重要,大赛让我们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6届大赛累计千万名大学生参赛,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春力量。”吴岩介绍,自2015年举办以来,“互联网+”大赛累计有375万个团队1577万名大学生参赛,一支声势浩大的双创新锐大军正在组建,大赛成果累累。

吴岩介绍,6年来,大赛实现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贯通,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广泛开展创新活动,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参加萌芽赛道,为我敢闯、我会创埋下了种子。通过大赛累计300余万名大学生踏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助力精准扶贫脱贫和乡村振兴,开出了一堂有温度的国情思政大课。大赛以赛促创效果显著,孵化了一大批高质量创业项目。据调查,赛后成立公司的项目中,近90%是赛后第一年成立,有一半左右的公司完成融资,19%的项目完成5000万元以上融资。前5届大赛参赛项目累计落地创办企业超过7万个,创造就业岗位超过60万个,间接带动就业超过400万人。

6年来,大赛在“更国际”上不断发力,共计有来自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万名大学生参赛。大赛作为全球最大双创教育交流平台,呈现着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梦想。

“经过6年的努力,大赛已成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成为世界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全球盛会。”吴岩说。

作者:董鲁皖龙 梁丹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12日第1版 版名:要闻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