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在“破”与“立”中构建高校安全教育新理念

--------------------------------------------------------------------------------
点击次数:2465  发布时间:2020-9-28 12:44:04

 

 作者:天津科技大学 王婷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并系统地列举了“11种安全”,至此“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党中央的重大战略思想。201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指示,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客观环境的变化,对国家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考验。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安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安全教育是高校育人的生命线,此次疫情也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更应坚持讲政治、讲格局,提高站位,拓宽思路,在“破”与“立”中构建安全教育新理念。

  “破”的必然:疫情下安全教育的反思与启示

  疫情之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凸显出三大短板。一是安全教育的内容缺乏有效的拓展机制。疫情之初很多负责安全教育的教师自身没有对疫情下的安全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研判,就“赶鸭子上架式”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其效果并不理想。二是高校具体负责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职责不明确,实践中往往是思政教师讲理论、辅导员重实践、专业教师讲专业,这样的局面很难形成安全教育的工作合力。三是安全教育课程内容过于零散和陈旧,形式过于呆板,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安全教育工作改革势在必行。

  “立”的支撑:安全教育工作的构建与重塑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塑应当以构筑“三大体系”为基石,同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互联网+安全教育”模式。这三大体系分别为理论素养提升体系、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分层体系。

  所谓理论素养提升体系是要将松散的经验总结式转变为系统的理论架构。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完善的理论体制机制,构建系统的保障支撑体系;二是将具体实践活动转化为典型的安全案例,可具体指导工作与进行推广展示;三是将教育成果转化为科研与经济成果,促进教育成果的多元化升级。

  所谓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是指将原先散布在各种思政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内容,重新统筹规划,使其系统化、体系化。这其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形成一批以专兼职教师为主、学生讲师团为辅的课程团队,主要围绕安全教育进行通识性课程教学;二是要将具体实践过程中涉及安全的环节融入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分享。

  所谓师资队伍分层体系是指构建专兼职结合、社会与学校结合、管理与教育结合的多层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要通过推进师资分层管理以达到实践价值引领与安全教育落地双重效果。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学校、学院、学生班级、实践社团对学生的安全管理;二是专业教师、辅导员、安全教育教师、高年级骨干对学生的管理;三是校外组织及人员对学生安全的分层管理。

  最终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全教育品牌与项目,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向高校以外进行辐射与推广,从而将高校安全教育转化为全民安全教育。

  (本文为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重点项目“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安全教育的支撑体系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