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是帮助孩子成长,不是毁掉孩子

--------------------------------------------------------------------------------
点击次数:3422  发布时间:2020-9-27 7:16:14

 

 01

  最近孩子频频出事,所以家庭教育成为热点话题,“声讨”学校和老师的声音暂时偃旗息鼓,讨论原生态家庭和父母教育上热搜。作为过气教育人,也不能袖手旁观看热闹,继续保持高度关注,以职业的视角谈点个人看法。

  最近在网上又看到这样一则消息,21岁女孩儿给父母留下遗言:“爸妈,对不起,我是自愿的,不怪任何人。”,便在凌晨3点从17楼跳下。

  什么原因导致女孩要坠楼自杀呢?原来女儿在2015年时借了几千块的网贷,一直拆东墙补西墙,三年来还了8万多,还有17万没有还清。

  父亲事后痛苦地说:“这件事,我们看起来是很小的事情,大不了就是还十几万,但却压了孩子三年。”

  风华正茂的女孩,遇到贷款旁氏骗局逼债时,没有向家人透露一点消息,却选择用自杀的方式回避问题。我们对生命的教育如此单薄和脆弱。想没想你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你的父母老无所依可怎么办?让人惋惜的同时,更让人不解。

  为什么在最无助的时候,选择独自承受,而不向父母求助呢?是什么让她陷入这种孤立无援的困境呢?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进行深入探讨和反思。

  我的猜想是:因为我们的父母不允许,不接受孩子犯错误。有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犯了错误,还是大错误,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指责,去埋怨。甚至会情绪激动,歇斯底里的咆哮、吼叫来发泄他们的愤怒与不满。

  生活中许多家长像被洗脑般的虔诚,就期盼孩子能一帆风顺的成长(是不可能的),最害怕,最担心孩子出现问题,哪怕是一点问题,也抓心挠肝的躁动不安。

  这些不理智的做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孩子内心感到极度恐慌,进而精神饱受摧残。她宁可选择结束生命,也不选择告诉家长。这就和成绩无关的家庭教育的失败。

  家长就是不明白,当孩子回家向父母抱怨、诉苦的时候,其实是在试图向自己最亲近的人寻求安慰与支持。他的心里或许在想:哪怕全世界都在指责我,至少还有我的家人会原谅我,会站在我身后支持我。

  总之,一切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提醒更多父母能教会孩子,在他们困惑、迷茫的时能第一时间想到向父母求助。

  02

  还有一则报道今年2月,深圳一13岁男孩留下遗书后在家附近坠楼身亡。他在给父母的遗书中写道:“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讨厌我,我走了,请不要伤心。”

  作为一个母亲,我被这个孩子深深的绝望刺痛了。为什么他会觉得父母讨厌自己?孩子把心事都藏在了心底,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深深的隔阂。那份亲子之间的陌生,让人心生悲凉。

  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了温情,没有了信任,只有遇事就埋怨和指责,暴力和冷暴力。那么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必然会产生不健康的性格和人格。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如果连父母都不信任孩子,孩子的心里该有多难过和凄凉?对于孩子来说,信任就是爱,就是安全感。拥有父母信任的孩子,未来的路上才会更有底气和豪气。

  03

  《奇葩说》的嘉宾高秋梓曾说过一句话:“不管开心不开心,我都会告诉我爸妈,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他们都会接住我。“在节目中,高秋梓一直都是笑容满面的,很能让人从她身上感受到正能量。这就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这就是和成绩无关的成功的家庭教育。

  不可否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件“苦差事”,教育处在叛逆期的孩子,用相爱相杀来相容一点不过分。说的轻了不管用,说的重了又拉仇恨。孩子有个性,真是难管啊。

  怎么办呢?再难也不能放弃,记得有位妈妈说自己叛逆期的儿子,要是小鸡小鸭早就宰了,真是被气的不行不行了。具体办法是:与时俱进,多多学习,多多思考,提升自己,尝试各种沟通方法,揣摩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可暂时放手让孩子闯一闯,喝出来失败一次两次,没准还有意外惊喜呢。

   在孩子青春期,引导其调整情绪,提高抗挫能力,发展其感恩之心。这几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相当相当不容易。是对家长综合素质的大考验啊!

  有关家庭教育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要让人幸福的工程,只有父母做到真正用心的陪伴,让孩子保持幸福感,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21世纪弘扬的家庭教育理念要求达到四点——学会感恩、身心健康、拥有快乐的能力、有为社会服务的一技之长。

  我们不能只关注重视第四项一技之长的培养,而忽视前三项的培养。教育必须符合木桶理论,均衡发展,没有短板才是发挥最大的效能。不可能是“一俊(成绩)遮百丑”。北大弑母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愿我们家长能接住并帮助孩子所有的困惑,成为孩子背后那堵最温暖最坚固的墙。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有父母在,我什么都不怕。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