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暴露了多少教育的短板?

--------------------------------------------------------------------------------
点击次数:1909  发布时间:2020-6-11 10:40:30

 

日前,中北大学大二学生补考作弊被抓后坠亡一事引发网络关注和热议。近期,类似事件已发生多起:合肥15岁女孩因学习问题与父母争吵后欲跳楼后获救、河北9岁男童因学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

  在旁人看来可以承受的挫折,却最终转化为不可挽救的极端后果。许多网友在问:孩子们为什么要以如此轻忽的态度对待生命?其背后的症结在哪里?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家庭和学校用心呵护培养的孩子,其心理承受能力有时却“不堪一击”?

  这一连串的疑问背后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症结,但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的缺失应是重要原因。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对学生加强挫折教育、生命教育是重要的教育理念,然而在应试为主的教育体系中,这些方面成为长期被忽视的短板。而要使学生从小具备坚韧的意志品质,只靠学校一方发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要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和责任,把好第一道关口,让学生在健康的状态下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孩子也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的第一堂课应由父母来上。首先,挫折教育不是简单的望文生义,父母应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设定“困难模式”,让他们有继续挑战的信心,树立其越挫越勇、迎难而上的品质,从小在正向的人生态度下成长。

  第二,对学生的关注应以鼓励、引导为主,避免溺爱,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有些孩子对周边的环境是很敏感的,身边人的情绪反馈对他们具有极大影响。挫折教育不代表以批评为主,家长应经常给孩子正能量的鼓励和支持,为其提供积极的情绪反馈,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力量,这也有利于孩子发散思维,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三,如何让学生面对失败、看待生命是家长应从小对孩子传递的“知识点”。我们经常会说成功的人是怎样的,却很少讨论“失败的人”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可是,成功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定义,失败亦然。应该向孩子传达,只要努力认真,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尊敬,“失败”并不可怕,它只是让生活更加丰厚,是值得回味的人生“调味剂”。而生命,永远是最应去保护、尊重的东西,选择死亡并非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但不能“一了百了”,反而会留下新的痛苦长期延续。

  对学校而言,应深度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老师应为其树立榜样作用,日常与学生勤加沟通,关注学生的心态转变以及人际交往,营造正面的学习氛围。此外,要多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状态,防止极端情况的产生。

  生命并不是生而脆弱,正确的教育可以让生命坚强而伟大。如何开展挫折教育、生命教育,不但需要家校共同努力,教育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也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尽快让我们的教育体系补齐挫折教育、生命教育这块短板。唯有此,我们才能让孩子坦然而自信地面对生活,用笑容迎向充满阳光的未来。(张婉祎)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