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信息化时代的大教育

--------------------------------------------------------------------------------
点击次数:2650  发布时间:2020-4-23 15:13:59

 
武波教授
  外交学院
  不久前,斑马AI课《基于人工智能的少儿教育发展研究》科研项目入选教育部重点课题,这表明斑马AI课前期在2-8岁年龄段学童教育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时代大潮背景下,国家需要未来的教育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例如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以提高中华民族未来教育的质量。这一点非常契合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的会议精神,即我们的教育必须“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当今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导致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势必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产业,以及未来教育产业的走向,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业界必须加以关注,并及时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调整。《周易·下经·艮》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在古代中国,儿童教育属于蒙学教育,是初级教育的基础和准备。孔子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说的意思是,十五岁以前,孩子们接受的就是为学(即经学)之前的蒙学教育。蒙学教育实际上就是开蒙教育,蒙卦是《周易》中的第四卦,卦象是山上水下,其卦辞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亵,渎而不告。利贞。”其彖辞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说,这个阶段孩童教育的最大目标是开蒙,就是“懂事”,不能再浑浑噩噩地瞎混日子了。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道统文化,道统文化其实是古典文化,古典文化其实是先秦文化,先秦文化其实是春秋文化,春秋文化其实是礼乐文化。我欣喜地看到了斑马AI课将中国古典文化的视角融入斑马AI课的课程设计大纲,依据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构建起语言、知识与技能均衡发展的综合型素养成长体系。课程设计以孩子为中心,以实践为指导,充分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准确把握各年龄段儿童的认知与行为特征,及时吸收世界领先的教育理念,潜心研发出让孩子终身受益的课程内容。这不仅可以使这家机构获得在中国成功的制胜先机,而且可以为未来打入国际教育市场作好准备,打好深层的基础。理由是,未来的世界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中国的文化以合(unity)为特征,未来中国文化可能会带给世界更多宝贵的和谐智慧和合作经验。
  未来的世界是东西方文明大融合的世界,特别是东方文明将发挥比以往更大的作用,甚至是主导的作用。例如,未来的联合国机构内中国必将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未来的世界公民不能没有中国文化的修养,特别是中国人的世界观(道统)和中国人的方法论(和合),以及中国人的礼教(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尤其需要中华文化发挥主导作用。正如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所指出的,21世纪将是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观,例如和合共生,“尚德、利用、厚生、惟和”(见《尚书·大禹谟》)等等,理应在我们中国人的教育实践中得以充分发扬光大,这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需要。中国文化以道统、和合及礼教为主要内涵。目前,斑马AI课根据中国的社会实际,推出了英语、思维和语文这三大核心课程模块,并开发出与各个不同年龄段相匹配的教材、教程,针对2-8岁各年龄段特点,将课程体系科学系统性分阶,难度螺旋式上升,适合2-8岁不同起点的孩子。具体来说,独家少儿行为大数据实时分析学习情况,精准定位学习问题,为每个孩子自适应出题、智能调整学习路径,保障学习效果,等等。我认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就,这很有助于我们为未来的大同世界培养高素质的跨文化通才,也就是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
  换句话说,人分三类。一类是永远不变的,特点是passive,第二类是应变的,特点是reactive,第三类是通变的,他们能放眼未来,把握大势,提前布局,这些特点叫proactive。斑马AI课在其主营业务(英语、思维、语文)领域,积极探索,充分融入中国古典文化内容,并与学术界高端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将少年儿童教育事业真正做强做大,保持可持续发展,并不断作出超越,占据业界领先的地位。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