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局面

--------------------------------------------------------------------------------
点击次数:2083  发布时间:2020-4-1 10:25:31

 

■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定位,对推进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要准确理解《意见》精神,落实好劳动教育,应该把握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几个特点:

首先,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的系统性。《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这里要特别注意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整体性要求。既不能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理解为只是针对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的教育,而忽略对学生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更不能把劳动教育“窄化”为劳动技能水平培养,而忽略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劳动价值观的塑造。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除了要着力培养学生胜任未来职业生活的劳动能力外,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其次,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推进的贯通性。《意见》突出强调劳动教育要“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明确了各学段学生进行一体化、贯通式培养的总思路。从小学到大学,不仅仅是学生劳动技能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更应该是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变化的过程。大学阶段主要培养的是日后要直接走向社会的“准劳动者”,因此,应在教育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懂劳动之义、明劳动之理,深入理解劳动作为人类本质活动的基本规律,由衷认可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道理。

再其次,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意见》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对普通高校更是首次提出了“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的新要求。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大学教育里让学生受益最直接、最核心、最显著、最持久的是课程教育。不能把劳动教育简单理解为劳动实践或劳动体验,或者只把劳动教育集中在实习实训、实践育人层面,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须注重加强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上破题出新。

最后,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的时代性。《意见》充分强调了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提出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的新变化”“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高校劳动教育在用好传统方式的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与手段,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要灵活运用各种新技术,打造劳动教育的“金课”,给劳动教育增强互动性、即时性、趣味性。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

作者:刘向兵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01日第12版 版名:新闻·专题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