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抗疫”

--------------------------------------------------------------------------------
点击次数:2889  发布时间:2020-2-14 11:24:36

 

大学生返校后需要先隔离吗?今年的高考是否会延期?高校毕业答辩的时间会不会做出调整?应届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怎么办?留学生无法出国返校怎么解决?

2月1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聚焦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些社会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都得到了回应。

不难发现,大学生群体的问题尤为受关注,返校、上课、实习、毕业、考研、出国、就业等,对于个体而言,每个环节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根据当天发布会上的信息,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返校,将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疫情的变化,教育部将审慎研究制定今年高考的具体实施方案;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手续;教育部督促外方做好中国留学人员的学业安排,并尽快解决签证延期问题。

不提倡每一位高校老师制作直播课

因为疫情被困在湖北老家的大三学生陈睿琛(化名),将在2月15日迎来线上的开学日。

2月4日,教育部发布《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其中,截至2月2日,教育部已经组织了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供高校选择使用。

陈睿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班主任已经通知了将会有4位学院的老师给他们上课,录制好的课程视频上传到一个平台上,要通过学号和密码才可以登录上去。

“暂时老师还没有给我们推荐其他平台的课程。”陈睿琛说。

在2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强调,“我们特别不提倡、不鼓励、不希望、不建议各高校在疫情期间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制作直播课,这是我们特别不希望、特别不建议的。”

吴岩介绍,教育部推出的22个线上课程平台的2.4万门课程不是为应对疫情临时仓促制作上线的,而是这几年来我们精心组织、精心培育、精心遴选的好老师的好课,应该说这些课是有质量保障的。

事实上,2月11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已经表示,各地要针对网上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认真研究明确适合线上学习的课程,如果强行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录播,不仅质量上难以保障,而且也会增加教师负担,并且造成资源浪费,这种现象必须予以制止。

广东一所高校教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即使是对于资深老师而言,线上授课也并非没有门槛,比如少了课堂的现场互动,要怎样活跃授课氛围?这些都是需要慢慢摸索和积累经验的。如果线上课程讲得没有吸引力,其实很难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听得进去。

吴岩在发布会上还表示,高等学校的在线教学不仅是在疫情期间可以起到应急的作用,而且这也是中国高等学校这几年来一直致力推动的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学习革命。

在线教育的方式可以解决学生的上课问题,但高校毕业生的论文和毕业设计受到了影响怎么办?

对此,吴岩回应称,“目前,全国的疫情形势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毕业季按每年的惯例应该是6、7月份,我们会密切研判形势,根据疫情的变化,适时做出有关高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答辩时间的相关要求和具体安排。”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论文和毕业设计、答辩之后,高校毕业生更将面临着走出校园进入职场的问题。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发布会上介绍,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预计今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就更加复杂严峻。

2月5日,人力资源部、教育部等五部委已经印发了通知,要求暂停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活动。各省市也相继宣布暂停或延后大型招聘活动。

此外,原定于4月初左右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视疫情发展变化情况另行通知。这给毕业生找工作增加了新的一层不确定因素。

一位山东的大四考研学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初试成绩推迟到了2月20日才出。按照之前的计划,即使是在复试环节失败,再找工作一般也来得及。但现在初试结果还没出,复试时间更不确定,如果复试没过,按照这个形势,不知道到时候还能有多少招聘机会。

“真的是双重压力。”这位学生表示。

准备直接求职的学生,如果在年前没有定下工作,情况也并不会好多少。一位北京985高校的待毕业硕士研究生告诉记者,一般春招会有很多机会,但今年的情况让人措手不及,前几届的学生完全没有过这样的遭遇。

对于毕业学子们的这些难处,教育部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王辉在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重点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中首要的一点是加强网上就业服务,对网上的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推动各地各高校开展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

其他措施还包括大力开拓就业渠道,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实现多渠道就业;强化重点帮扶;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手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取决于找工作的便利程度,而更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受疫情影响,最近一些企业还存在开工不足的问题。

“没有必要过于着急,等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行后,相信会有更多的工作岗位需要人。”储朝晖说。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