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浙江省谈“有教无类” 呼吁再促乡村教育信息化

--------------------------------------------------------------------------------
点击次数:2747  发布时间:2020-1-15 9:32:53

 

中新网杭州1月14日电(记者 方堃 见习记者 李典)“某种程度上讲,教育在失去乡村,乡村也在失去教育。”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春晖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培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的社会治理中,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俨然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发展难题。

  在舟山市嵊泗县,受海岛山区地域等因素影响,遇到了教师引不进、培育难、留不住的问题。嵊泗县2015年至2019年计划招聘98人,最后签订聘用合同仅79人。很多教师宁愿放弃档案和编制,毅然选择往大城市发展。

  “城乡教育失衡是一道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命题。”李培明坦言,如今社会城乡教育失衡的重要原因在于城市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乡村的资源,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城乡之间进行良性互动。

图为舟山代表团。李典 摄图为舟山代表团。李典 摄

  如何才能探得城乡良性互动之脉,实现教育公平?代表们纷纷建议,呼吁教育政策应给予乡村一定程度上的倾斜,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缓解城乡教育失衡这一现象。

  浙江省人大代表、舟山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杨永明指出,信息化手段或为未来均衡城乡教育差异的重要举措。

  2018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到,浙江通过建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省、市、县(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层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教育信息化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如精品课程、课件数字化,再利用网络,使乡镇农村学校也可利用优质资源。”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胡海荣告诉记者,如今,浙江省图书馆所有的数字资源对浙江全省持证读者开放,亦能满足远距离地区人们的学习需求。

  除了数字化的文本资源,在教育联动上,浙江也于2019年在义务教育阶段采用“互联网+”方式,组成城乡教育共同体,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这一模式被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效实中学校长裘建浩称之为“目前最好的解决教育失衡的途径之一”。在他看来,基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有益手段,突破城乡教育失衡发展桎梏,实现教育公平将是“未来可期”。

  但针对目前存在的城乡生源基础参差不齐、缺乏教学互动等具体操作问题,裘建浩认为,还应继续深入探索教育信息化这一有效机制的具体做法,“我们不仅要关注‘有教无类’,还应思考‘因材施教’。”

  实习编辑:姚依明

  责任编辑:潘程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