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哪里

--------------------------------------------------------------------------------
点击次数:2214  发布时间:2020-1-15 9:21:16

 

●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35万所,招生1779.75万人,在校生达5378.21万人。

●民办教育吸引了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补充了公共教育资源的不足,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但我们清醒地看到,民办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声誉有待改善,部分民办学校的学校文化、资金投入、育人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较为滞后,在党建、领导体制机制、法人财产权、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和漏洞。

民办教育步入分类管理、规范发展新阶段

回顾我国民办教育治理,走过了鼓励社会力量“拾遗补阙”参与办学、“允许合理回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阶段,正进入分类管理、规范发展新阶段。2016年11月,《民办教育促进法》完成新修订,针对近年来制度法规建设跟不上办学实践需要、部分领域存在诸多政策盲区等问题,明确了对民办教育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的原则,民办教育立法获得重大突破。随后,教育部等部门先后颁发了若干配套政策文件,明确了民办学校设立审批、分类登记、变更注销登记等内容,对实现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教育各行其道、各安其位、各显所能、各得其所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实现了稳步增长,无论是学校数量、学生规模,还是其所涵盖的类型、领域都已远远超越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私立教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35万所,招生1779.75万人,在校生达5378.21万人。民办教育吸引了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补充了公共教育资源的不足,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具体来看,民办教育增加了学前教育供给,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力量;民办教育满足了外来务工者子女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推动了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民办教育提高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促进了我国的社会流动。

民办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民办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声誉有待改善,部分民办学校的学校文化、资金投入、育人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较为滞后,在党建、领导体制机制、法人财产权、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漏洞。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影响了教育生态。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违规招生、掐尖招生,影响正常的招生秩序。一些民办高校领导体制机制不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滞后,财务管理混乱,暗含办学风险。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配套政策需进一步完善,扶持性政策不实,监管不力,部分地区和民办学校犹豫观望。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改革中加以解决。

推进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是民办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部指出,要加强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要完善民办学校党组织设置,理顺民办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选好配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制度,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应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学校董(理)事会,党组织班子成员应按照学校章程进入行政管理层。建立健全党组织与学校董(理)事会、监事会日常沟通协商制度,以及党组织与行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履行政治责任,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引导民办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民办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目前正值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关键时期,无论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还是营利性民办学校,都要将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营利性民办学校要防止过度营利倾向。民办学校与利益关联方发生交易的,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和师生权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育人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完善民办学校的董事会制度和校长队伍建设。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董(理)事会是我国民办学校的决策机构。目前我国大多数民办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体制是被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今后要不断优化董事会的成员结构和运行机制。吸纳党组织负责人、教师代表进入董事会,限定学校举办者代表的比例,提高董事会的代表性、公益性和透明度,完善董事会的议事规则,聘任、解聘校长以及修改学校章程等重大事项,需要经过2/3以上组成人员的同意方可通过。完善董事会的监督体系,董事会要自觉接受党代会、教代会、监事会等的监督。要明确校长的任职标准和要求,健全校长的产生程序,保障校长的治校权,特别是要保障校长在干部人事、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决策参与权。

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财政扶持和政策扶持。要强化和细化分类管理、分类扶持的政策思路。各级政府要完善制度政策,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方面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扶持,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现有民办学校选择成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各级政府要为营利性民办学校提供发展空间,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共服务需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及税收优惠等方式对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支持。各级政府要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方式,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兴办教育。

实施对民办学校的有效监管。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财务监管,避免非营利性学校以关联交易等方式抽逃资金,防止以非营利性之名行营利性之实。健全教育行政部门与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打击违规违法办学行为。推进民办教育信息公开,建立民办学校信息强制公开制度,大力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民办学校第三方质量认证和评估制度。建立民办学校风险防范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特别要防范大型教育集团可能存在的风险。(作者:刘承波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一涛系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