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开拓奋进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
点击次数:2716  发布时间:2020-1-12 11:33:27

 

■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特别报道

刚刚过去的2019年,令人振奋、令人难忘、令人回味。这一年,新中国迎来了70周年华诞,对教育系统来说,这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开拓奋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使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1月10日至11日,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19年工作,分析研判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20年教育工作。借此契机,教育人也得以回顾过去一年里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新进展。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更加坚定

教育部党组成员深入17个省份开展74场专题调研

共收到社会各界四大类、20个方面、156条意见建议

这一年,教育系统按照中央部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教育人进一步打牢了“奋进,担当,报国”的思想根基。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教育部党组始终坚持“奔着问题去”“把‘改’字贯穿始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主题教育期间能够在解决上取得明显进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取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等问题进行集中攻关。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不回避,不畏难,坚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持续整改,确保件件抓到位、项项落到地,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部党组成员率先垂范,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带头围绕“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开展调研,带头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等走访专家,听取意见建议。

持续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推动高职扩招100万专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每一项攻坚行动,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6月中旬到7月底,教育部党组成员深入17个省份开展74场专题调研,察实情、解民需,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共收到社会各界四大类、20个方面、156条意见建议,形成了教育部党组问题清单、整改方案及部党组成员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全力推动解决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和教育部党组安排,2019年9月9日,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主题教育动员部署视频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第二批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

据统计,2019年9月至12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期间,教育部负责指导的49所非中管直属高校的49个校级党组织、2524个院(系)级党组织、1.74万个师生党支部100%参加主题教育,31万余名党员干部师生参加主题教育。

随着主题教育深入开展,高校党员干部师生更加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想信念更坚定了,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教育工作者们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定了教育报国、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干部师生“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不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更强烈

9.6万名师生现场参与国庆庆典,全方位展示教育70年来的成就

2019年,有这样一首歌唱遍大江南北,唱响在每名师生的心头:“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优美的旋律,一颗颗赤子之心迸发着爱国之情。

2019年,新中国迎来了70华诞,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和前后的一系列活动,堪称最大规模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2019年1月1日全国各地高校师生以快闪形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开始,一年来,全国有2000多所高校参与“青春为祖国歌唱”网络拉歌、“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活动,十万支团队、百万名师生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社会实践,中小学生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同上“开学第一课”、参加“我爱祖国、同唱国歌”活动,9.6万名师生现场参与国庆庆典,全方位展示教育70年来的成就。

2019年10月25日的清华大学校园分外热闹,当天,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总结表彰大会暨首场宣讲会在此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八一学校、北京舞蹈学院的5名师生代表,将真挚的情感、坚守的执着化作一句句朴素的话语,为听众带去振奋与感动。随后,30个宣讲团接过旗帜,奔赴全国高校进行宣讲。

对于学校思政教育来说,2019,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的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与教学一线的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畅谈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论述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指明方向、提供遵循。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以这样的规格召开,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工作关系学校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这一年的8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点明了当前思政课亟待突破的问题,确定了未来思政课的主攻方向,并进一步明确了“开门办思政”的推进思路。

教育部根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研究制定了“1+3+1”系列文件,组织开展“三巡六创优”“一省一策思政课”“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活动,创设“周末理论大讲堂”,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作为凝聚社会力量、“开门办思政”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创新,2019年4月,教育部、国资委联合启动“国企领导上讲台、国企骨干担任校外辅导员”活动;为完善思政课教材体系,教育部还着力打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2019年10月,教育部、中组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切实加强队伍配备管理、全面提升素质能力、不断创新评价激励机制,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全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全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已从2018年的近20万下降到1.1万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教育人同样承担着重任。

这一年,教育系统配合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回头看”工作,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最大程度动员力量,最大限度调动资源,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提升教育脱贫能力,努力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9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等聚焦扶贫扶智的文件先后出台。教育部确定了374个控辍保学重点监测县,一县一案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实现了辍学人数大幅下降,其中全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已从2018年的近20万下降到1.1万。

这一年,重点高校专项计划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1万余人;职业教育进一步发挥在扶贫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招生倾斜力度。面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青壮年农牧民因语言不通无法就业创业的问题,教育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实行推普脱贫攻坚,增强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培育发展内生动力。

为促进直属高校深入参与脱贫攻坚,这一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强化工作指导,明确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75所直属高校全部投入扶贫工作,积极把自身特色优势与当地发展短板相结合,为贫困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和经验,是脱贫攻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截至2019年10月,教育部直属高校44个定点扶贫县已有20个实现脱贫摘帽。

此外,教育部门通过特岗计划、教师支教、银龄讲学等,共向农村贫困地区输送教师10多万名,一大批第一书记、挂职干部从机关和学校奔赴扶贫第一线,坚守和奉献在扶贫战场。

坚持“落实、落实、再落实”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6人以上超大班额比例下降到0.2%,56人以上大班额下降到4%

这一年,落实的脚步铿锵有力,教育系统能力作风建设成效进一步提升。

实施1000多项“奋进之笔”,建设“奋进之部”,培育“奋进文化”,教育人唱响了“奋进三部曲”。

中央出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一系列文件后,教育部及时制定任务分工方案,相继出台了教研、中考改革、实验教学等配套文件,高效地将中央的部署转化为奋进的具体行动。

在基础教育领域,这一年全面完成了中小学“三科”教材编写工作,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三科”教材使用全覆盖,顺利启动了普通高中新教材的使用;各地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启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基本建立起了学前教育、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99.8%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达98.4%。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财政教育经费做到了只增不减。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6人以上超大班额比例下降到0.2%,56人以上大班额下降到4%。规范在线教育发展,持续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实现线上线下培训同步规范;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为确保中小学教师能够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这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提出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等,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一年,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新增11所高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等项目,布局建设了一批大平台、大团队;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掀起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顺利完成高职百万扩招;设立中职国家奖学金,每年为2万名中职学生提供每人6000元的国家奖励……这一年,职业教育同样亮点纷呈,向高质量发展大步迈进。

支持海南教育改革开放、支持东北地区教育发展……这一年,教育部联合地方政府多个促进地方教育发展的文件,以“四点一线一面”为重点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空间布局正加速推进。

妥善应对风险挑战 保持和谐稳定局面

全国治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达1.7万所,超过应治理总数的一半,有效缓解了学前教育普惠资源的不足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事关毕业生及其背后一个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在近年来高校毕业人数持续递增的形势下,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持稳定,前6个月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8.2%,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2019年,为加快实施学校安全防范建设行动计划,维护学校教学稳定,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将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或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侵占、毁损学校房屋、设施设备等8类行为明确列为“校闹”,为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供了政策依据。

这一年,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稳步推进,各地学生积极开展沟通、交流。以澳门为例,2019年9月,教育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及学位的备忘录》,进一步加强澳门与内地的教育合作。根据教育部数据,去年内地高校在籍澳门学生超6300名,新招录学生逾2500名,在读和录取人数皆创下历史新高。

2019年4月,以“识变、应变、求变”为主题的中国慕课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慕课建设的模式、经验通过日益增进的国际交流正在扩大影响;5月,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举办,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提规划、谈发展……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活动,有力提升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展现出了中国教育的蓬勃活力和良好发展势头。

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入学招生等“难点”“热点”问题,牵动着百姓关注,事关民生福祉。

这一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聚焦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等突出问题,严格治理要求,明确治理时间。一年过去,全国治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达1.7万所,超过应治理总数的一半,有效缓解了学前教育普惠资源的不足。

这一年,实施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聚焦“三点半”难题,在认真落实减负30条的同时,不断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历史的进程已进入2020年,这个十分特殊,非常关键,具有标志性、转折性意义的年份。2020年,太多任务等着教育人去“收官”,不能留历史欠账;太多工作等着教育人去“深化”,取得实质性突破;太多蓝图等着教育人去“谋划”,朝着更高目标再进一步。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0年01月12日第2版 版名:新闻·要闻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秀红 梁丹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