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CST主办Cell Mentor中文网站发布会,400多位全球研究人员共同见证

--------------------------------------------------------------------------------
点击次数:3128  发布时间:2019-10-29 16:11:06

 
2019年10月21日晚,由Cell Mentor主办的特色论坛——“纵览免疫前沿,与Cell Mentor同行”暨Cell Mentor中文网站上线庆祝晚宴,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如期顺利举行。
此次论坛,恰逢第17届国际免疫学大会(IUIS2019)召开,CST特邀多位著名免疫学家、Cell编委、Immunity主编等进行主旨演讲,出席论坛的包括2019国际免疫学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Cell杂志编委、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治疗中心主任曹雪涛教授,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志刚教授,Cell杂志编委、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Cell Press旗下Immunity杂志主编Peter Lee博士,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陆军医科大学吴玉章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冰教授,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UIS)主席Alberto Mantovani教授,国际免疫学会联盟当选主席Faith Osier教授,IUIS秘书长Roslyn Kemp教授,IUIS联络官Michael Ratcliffe教授,国际免疫学会联盟第18届国际大会(2022)的联合主席Clive Gray教授,CST亚太/中国总经理、全球副总裁董增军先生,CST全球市场沟通总监Rebecca.J.Reppucci女士等400多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其中70多位是IUIS 2019的演讲者。
下面是编辑记者梳理的“纵览免疫前沿,与Cell Mentor同行”论坛四大看点。
看点一:Cell Mentor,源起科研人必经之难题
论坛开始,主办方之一,CST亚太/中国总经理、全球副总裁董增军先生率先登台,介绍了Cell Mentor的源起。每一位科学家都经历过一些共同的痛点:初出茅庐的研究生会为实验操作、结果解读等发愁;临近毕业,如何发表论文、如何规划职业路线,成为重中之重;即便成为PI,还会面临如何招揽人才、如何管理实验室等困扰。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CST和Cell Press都在积极探索。20岁的CST是一个“小我”,40岁的Cell Press也是一个“小我”,两者都聚焦于科学,但又各有所长。于是因缘际会,两个“小我”变成一个“大我”,这个“大我”的实体就是Cell Mentor。
作为CST和Cell Press联合的产物,Cell Mentor产生了两大品牌1+1>2的良好效果,主要得益于CST和Cell Press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对科学的关注,他们结合各自的强大优势,因此相得益彰。
Cell Mentor网站有着来自CST和Cell Press的丰富教育资源,青年学生或科学家可以随时登录,从获得灵感、进行实验、发表论文,再到规划职业,在这片天地间倾听来自世界杰出前辈的真知灼见。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科学家,Cell Mentor中文网站已经正式上线。
看点二:主题演讲,免疫学新突破和Cell杂志愿景
在主题演讲部分,曹雪涛院士、田志刚院士、邓宏魁教授分享了各自研究的最新进展。Peter Lee博士详细介绍了他对免疫学发展的理解和Cell Press的愿景。
曹雪涛院士:感染与免疫中天然免疫分子及其调控因子的鉴定
曹雪涛院士,是2019国际免疫学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Cell杂志编委、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治疗中心主任。
他的报告围绕宿主通过不依赖于天然免疫的方式而抵御病毒感染的新机制的发现过程。通过前期一系列的筛选工作,找到了核内DNA天然免疫识别受体hnA2B1,并通过正负调控,验证了其在识别病毒DNA并诱导抗病毒干扰素产生的重要作用,此项工作为我们了解天然免疫非依赖的细胞防御和清除入侵病毒过程中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以及抗病毒途径的未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田志刚院士:基于NK细胞的肿瘤免疫疗法
田志刚院士,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在免疫研究中,关于T细胞的研究是最丰富的,对于NK细胞,大家知其功能而不知其机制。而田教授持续的专注终有所获。比如,他的研究组所发现的CD49a+NK cells在免疫耐受区域含量更高,提示NK不仅具有“杀伤作用”,还参与了免疫耐受;肿瘤也可能利用这类细胞进行免疫逃逸。这类亚群的存在已经获得了领域的认可。此外,NK细胞对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等)的调节功能、在临床上的新潜力(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以及因为亚群的组织特异性分布而被发现的新作用,这些发现均带领大家更加全面地认识了NK细胞。
邓宏魁教授:干细胞研究及应用进展
邓宏魁教授,Cell杂志编委、北京大学教授。
他也是HIV-1主要共受体CCR5的主要发现者,邓宏魁教授通过讲述了世界上第一例被功能性治愈的柏林病人和2019年的伦敦病人的案例,详细介绍了他们利用CRISPR编辑的HSPCs成功地在病人体内重建,正常分化,并保持稳定的基因CCR5编辑状态。而且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也并没有发现脱靶效应,没有观察到临床副作用,且病人本身的白血病症状也得到了缓解。他们的工作表明通过CRISPR编辑的HSPCs可以稳定地移植,而其无临床副作用和无脱靶效应也进一步为该方法在日后应用上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可行性和安全性。离HIV被功能性治愈,可能又近了一步。这项研究于今年九月发表在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Immunity主编Peter Lee:免疫学前沿及如何在Cell、Immunity等杂志中发表论文
Immunity主编Peter Lee援引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数据阐述了Immunity的论文质量,25年来,Immunity也见证了免疫学的发展。如今的免疫学与多个领域发生了交叉,诸如肿瘤免疫、微生物组学、神经免疫、人类免疫学、代谢、组织稳态等等。免疫学将会推进人类对疾病的理解,和刷新治愈疾病的策略维度。Peter Lee还向大家介绍了Cell Press的未来发展, Cell Press将变得:更包容,如开放性获取、数据公开;更具合作性,如采用预印刷(Preprint)的方式,更快地让同仁知晓最新进展;对于文章数据指南,会变得更透明化。这些变化都是为了提高Cell Press的文章质量,并帮助传播研究成果。
看点三:强大资源网站,Cell Mentor 中文网站10月正式上线
在苏冰教授、邓宏魁教授、曹雪涛院士、Peter Lee博士、Alberto Mantovani教授、Faith Osier教授、董增军先生以及Rebecca J. Reppucci女士的共同见证下,随着Cell Mentor中文域名的缓缓升起,本次论坛迎来高光时刻——Cell Mentor中文网站正式上线。
从10月起,Cell Mentor将更加便捷地为全球中文用户提供服务,为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带来帮助,CST也将继续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技术资源,助力科学家实现论文、专利和药物的梦想,与Cell Press一起促进广大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工作。
Cell Mentor中文网站启动仪式合影:左一、苏冰教授;左二、邓宏魁教授;左三、曹雪涛院士;左四、Peter Lee博士;右四、Alberto Mantovani教授;右三、Faith Osier教授;右二、董增军先生;右一、Rebecca Reppucci女士。
看点四:圆桌讨论,教授们发Cell的经历和高产方法
启动仪式结束后,董增军先生邀请曹雪涛院士、邓宏魁教授、Peter lee博士以及苏冰教授进行精彩的圆桌讨论。
在这一环节,董增军先生直奔主题,首先提问在座的三位教授,第一次发Cell文章时,有什么样的独特经历与感想?回忆起第一篇Cell,邓宏魁教授相当镇定,他在博士后期间已经发表了两篇Nature,而且没有经过修回,反而对后面被拒稿的惊讶记忆犹新。苏冰教授的经历则与众不同,虽然首次投稿Cell被拒,但是,他坚持认为自己的成果值得受到Cell的重视,在与编辑进行反复沟通后,文章顺利发表,这篇文章也获得了当月最高下载量。
然后,董增军先生再次提问,成为一位大咖,需要在各自领域持续输出高质量结果,如何才能做到呢?曹雪涛院士笑言了自己的九字“箴言”:少睡觉,多思考,多交流。成功的方式可能因人而异,但是内核是一致的,即实干+思考+合作,产出创造性成果;专注于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有自信,才谈得上持续产出。
近十年来,中国科研在世界的地位已不同往日,中国的科研实力不可小视。Cell Press与CST的合作推出Cell Mentor中文网站就是其深根中国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的研究有什么样的观感?Peter Lee表示,Cell Press会更多地来到中国,与中国科学家互动,了解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内容,来帮助中国科学家传播成果。科研成果是否发表在Cell Press不是其目的,帮助科学家更自如地完成并发表工作,才是Cell Mentor创建的目的。
论坛最后,董增军先生深情地用这样一段话,作为闭幕致辞:在我们目前宣布Cell Mentor 之际,是我们CST成立20周年之际。We have created something together, thank you! 也是我们CST中国2008成立,十年有余,我和我中国团队送两句话给在座的和在线观看的你:一是感恩有你,CST 中国从0到1,从1到N,“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我们戒骄戒躁,稳步前进,达成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获得国内外众多的认可;感谢不离不弃的你!有如此成就,这是时代机遇,但更该感谢一路同行的你;二是抱歉,我们做得不够,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感谢包容的你!还有很多科学家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助力,还有很多未知等待我们的发现,好在有不断壮大的团队,今日CST与Cell合作Cell Mentor更是如虎添翼!希望能更多地帮助到你。让我们齐心协力,为了人类更健康,世界更美好!在路上……我们继续努力……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