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以购代捐”引领高校扶贫新模式

--------------------------------------------------------------------------------
点击次数:2958  发布时间:2019-10-22 9:16:29

 

土豆泥、土豆丝、土豆片、土豆条……近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两所高校的师生排队吃土豆的新闻登上热搜。在厨师精心烹饪下,主要由土豆构成的菜品,成了食堂的美味盛宴,这些大学也被冠以“土豆大学”称号。缘何食堂这么多土豆?这和高校的定点扶贫工作有关,除此之外,一些高校食堂的其他食材,如大米、牛肉等也都来自于贫困地区。

“土豆大学”的新闻让人心头一暖。对在校大学生而言,能够和时代、社会同频共振的机会有限,而端上餐桌的美味,不仅能丰富味蕾,还能为脱贫攻坚献一份力,可谓与有荣焉。

同样,大学相比社会很小,却也是较大的社会单元,一所大学的成立、几所高校的聚集,对任何地区社会经济的贡献,都不言而喻。师生对助力脱贫的“土豆宴”本有好感,加之土豆确属美味,搭配各种食材后可成风味料理,但依然要看到,高校大批的采购量,之所以能被消费殆尽,离不开校园内庞大人群的饮食需求。

通过“以购代捐”模式,土豆既成了师生餐桌上源源不断供给的“食材”,也帮助远方贫困地区打造出脱贫造血“干细胞”,走过千山万水的小小土豆,就这样促成了高校与脱贫工作的双赢。事实上,在四川,“爱心土豆”早已不是新鲜事,这样的“精准扶贫”已有了成熟的沿循体系。根据以往报道,依托校园内巨大的“内需”动能,四川省教育厅委托当地高校后勤协会,成立高校后勤农副产品采购联盟,组织高校定向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

精准扶贫要规避粗放扶贫,关键要将扶贫要素落到实处,精准识别帮扶主体脱贫障碍,因地制宜贡献脱贫良策,既助其搬开脱贫致富的挡路石,也要扶起脱贫地区的动力、信心、志气,让外部扶贫转向内部造血。这个过程中,既需加强扶贫工作力度,更要注意发挥自身扶贫优势,做到用最大的力,做最能做的事,让脱贫攻坚不仅精准,更富高效。

对高校而言,将土豆送上餐桌,用以帮扶贫困落后地区搭建农产品供给体系,是做好供需对接的有效扶贫实践;而高校作为人才智力的高地,精准扶贫的优势则远不止于此。

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面貌的最好方式,就是释放土地生产力,对应的农业类科研院校,在科技兴农上便大有用武之地;而截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好方式,便是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师资等方面予以支援,更能雪中送炭。在科学全面地评估贫困地区资源的基础上,要做到需要什么帮什么,优势在哪扶到哪,比如是营销渠道问题,高校就应立足市场,帮其拓展产销渠道;如果是人才匮乏造成的疲软无力,就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做好人才输血。只有将高校的“好钢”用在扶贫的“刀刃”上,科研人才的优势才能得以放大,脱贫工作方可事半功倍,体现出高等院校扶贫更扶智的独特作用。

另外,精准扶贫也不只是对外扶贫,如何通过校内通道,通过创新奖助学金体系、拓宽勤工俭学渠道,改善校内贫困家庭孩子生活,既是近距离向贫困宣战,也符合扶贫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发挥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也是个双向过程,一方面丰富优质的科研人才向贫困地区涌流,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现实问题,也必然刺激、启发并涵育着高校的科研教学,在扶贫的现实进程中,什么样的问题是紧迫的,什么样的想法需要离开书本、投身实践、付诸行动,都将予以明晰,而一个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方向上该如何用力,又要如何改革和创新,同样也能从中寻得答案。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作者:白毅鹏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22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