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深层次的教育公平如何实现

--------------------------------------------------------------------------------
点击次数:1869  发布时间:2019-10-17 11:15:49

 

【论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坚持以为民理念引领公平,以优先发展促进公平,以惠民政策保障公平,以规范管理维护公平,在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迅速推进教育公平,有效阻止了贫困的代际传递,成为共和国发展史上的鲜亮标志与华彩乐章。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层次推进教育公平。

一是进一步在脱贫攻坚中推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目前,一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还面临困难,贫困家庭孩子辍学失学现象仍有发生。要从面上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要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要从点上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坚持以精准、全纳促公平,建立、完善、应用以学籍为基础的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人口、民政、扶贫等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精准帮扶困难群体,把钱花在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针对性帮扶上,更好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要进一步构建政府主导、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平等入学升学机会。落实“一人一案”,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

二是进一步在立德树人中推进教育公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是让人成长和幸福的事业。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努力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要始终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根本保证,坚持纵向衔接、横向协同,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学校、家庭、政府、社会育人合力,更好立德树人。

三是进一步在内涵发展中推进教育公平。我国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内涵发展的新阶段,由大到强,就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在推进新时代教育公平上,在扩大教育机会的同时,要坚持以提标、提质促公平,进一步注重有质量的公平、高质量的公平,进一步注重内涵性教育公平、教育内部的公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学有良教、学有优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着力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高等教育产学研用创新发展和协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组织领导优先、规划优先、投入和资源配置优先,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生均经费标准,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办学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四是进一步在深化改革中推进教育公平。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公平要深化,也要靠改革。要深化管理和治理改革。坚持以制度、规则促公平,进一步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坚持以开放、融合促公平,促进教育系统向社会开放,学校回归社区,教育回归生活;促进教育系统内部开放,打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之间的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的教育体系。坚持以共建、共享促公平,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兴办和管理教育,提升公共教育服务治理和供给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意志、国家大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托,要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增强基础性和选择性;优化课程内容,进一步增强思想性和时代性;优化课程实施,进一步增强整体性和指导性,培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学要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坚持学习者中心,更加注重学思结合,让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成为常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教学,逐步让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成为常态;更加注重知行合一,让科学实验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劳动课和社会实践课成为常态;更加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交互式、自适应、线下与线上相融合的学习成为常态。要深化考试和评价改革。考试和评价是牵引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要坚持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才的原则,推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作者:杨银付(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