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学习有理丨践行初心使命 展现浙江教育担当

--------------------------------------------------------------------------------
点击次数:2767  发布时间:2019-10-15 8:47:44

 

不久前,省委主要领导就如何办好一流师范、培育一流教师来到浙江师范大学调研,并寄语浙师大人:要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展现担当;要在首重师范、办好师范中展现担当;要在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上展现担当;要在面向未来、创新教学上展现担当;要在落实政策、提高教师地位上展现担当。这“五个担当”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昭示浙江教育新起点、新发展、新飞跃的到来,同时也彰显教育担当的时代价值和浙江风范。

教育担当是神圣的担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作为人类一项神圣而重要的事业,是塑造人类灵魂、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目标,必须把教育置于基础性、优先性、全局性的地位,因为教育是涉及培养人的问题。教育始终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重要需求和幸福保障。教育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延续着数代人的情感交织,蕴含着中华民族在岁月中淬炼而成的精神追求。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要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接续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指出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有用人才。”立德树人当然是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但教育的振兴和教育强国的实现,是党和政府无法推卸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基础教育、教育改革、产教融合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的前例,在主动担当中实现教育强省,在教育强省中体现神圣担当。

教育担当是对未来的担当

教育要“面向未来”,这一方面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另一方面则是个体的未来。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加快,国际格局复杂多变。对于进入新时代正在奋力崛起的中国而言,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国家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整体性竞争,而国家之间的竞争最核心的就是教育的竞争。历史告诉我们,要想在充满竞争的未来中赢得胜利,就必须先赢得教育。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实践活动,而是担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教育需要对个体的未来负责,即不让个体因时代变迁而被淹没,不让个体因科学技术的更替而被淘汰,不让个体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产生恐惧和焦虑。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蓬勃兴起。这意味着教育在未来不仅是要教授个人某些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且要将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渗透进个体的学识、信仰、品格和气质,使个体成为能够扎根中华文化、把握时代大势、应对不确定性的大写的“人”。

教育的未来性,决定了重视教育、抓好教育、实现教育强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此所谓“百年大计”。抓教育不像抓公共事务,见效慢,没有短期效应;投入大,收效不一定成正比;协调性强,单个组织难以胜任。尤其是在重政绩与短任期制的双重作用下,急功近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教育容易被忽视。教育是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是利在长远的千秋伟业,如果没有“面向未来”的责任意识,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无我”情怀,是不可能真正重视、关心教育的。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个担当”,体现的正是这种意识和情怀。

教育担当是艰辛的担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但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而且是一项艰辛的事业。回顾新中国70年来教育发展的进程,教育正是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新时代,教育还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种艰辛已经不仅仅是日常教育教学中繁杂事务所带来的劳累,而是要去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对教育整体性的冲击、多元价值观带来的教育冲突以及教育在发展中所凸显的各种问题。此外,还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地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之中。这些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努力奋斗的坚定意志和崇高的信念作为支撑,脚踏实地去付出艰辛的劳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必须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加快教育改革。

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已经将自己置于教育改革的潮头。要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提高教育管理效能和水平;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编制统筹管理,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等。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