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家庭教育中家长宜多用正向表达

--------------------------------------------------------------------------------
点击次数:2825  发布时间:2019-8-19 10:40:10

 

案例

    微信公众号提问:我是一名今年上6年级的小学生,我的家长经常拿我跟别的孩子比较,我真的很有压力,我妈今天说我同桌比我学习好,明天又说她同事的孩子又拿奖了,没事就“你看看人家”。她总这么说我,我真的很难受。

    专家观点

    丰台五小紫翠红老师表示,80后的很多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养育问题,在孩子出生前就会查阅资料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样的发展特征,其要求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做父母的则开始了漫长的“比较生涯”:别人家的孩子会爬了,别人家的孩子会走了,别人家的孩子认识颜色而且会从1数到20了,别人家的孩子很听话,父母给报了什么课外班了,别人家的孩子上什么学校了……

    然而,我们每天都在忙着比较孩子,却忽略了去感受孩子被比较的感受。上学期期末有一天,我回到家已经没有体力陪孩子,但还是按惯例带小朋友去广场玩。我只想远远地看着,不想参与她的活动。这时孩子跑来说:“妈妈,你也像布丁妈妈一样陪我玩儿!”我顿时产生了很复杂的情绪,我期待孩子的表述是“妈妈你也和我一起游戏”,而不是拿我和别人的妈妈做比较。

    大人不愿意听到“别人家的妈妈”,那孩子呢?也许他们也努力了,只是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这种时候,家长可以换一种方式正向地表达内心需要,可以严肃些,甚至严厉些,但至少不要让他在我们成人的比较中建构低自尊的自我。

    以前我听我的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孩子)是他,我是我,我从来不期待他给我争什么面子,他很差劲时,我并不觉得丢我的人,他很优秀时,我也不觉得我因他而有多光彩……”

    把自己和孩子剥离开,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而生存,这样作为父母也许内心会平和很多,也减少了对孩子的伤害。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话题征集:在育儿的过程中,您有哪些困惑、迷茫?请您与我们联系,可在教育圆桌微信公众号上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并针对您的话题进行探讨。)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