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别克少年,教育从一个小白球开始

--------------------------------------------------------------------------------
点击次数:1799  发布时间:2019-6-26 17:36:21

 

为什么越来越多青少年爱上高尔夫?

除了高尔夫对品格的塑造能让少年们受益一生

“体教结合”的大趋势

更有机会助力少年们步入名校怀抱。

体教结合“首选项”

斯坦福高材生泰格•伍兹、魏圣美进入名校的经历一直被津津乐道,王梓漪、叶雷、吴所谓、柴婧玮、王馨迎考进斯坦福、耶鲁和杜克大学更让众多高球少年看到希望,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名校梦”也有了实现的途径。以世界级名校荟聚的美国为例,拥有体育特长很可能是美国学生拿到高校offer的杀手锏,目前已经有超过1300所大学把高尔夫作为奖学金学生的重要招募方向。

 实际上,大学对体育特长生青睐有加不无原因:系统的体育训练会帮助青少年变得自信、能吃苦、坚韧。而在众多体育特长当中,高尔夫也是尤其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受高尔夫自身的特质影响,诚信、自律、守规则、讲礼仪等优秀品格常在青少年高尔夫球员身上体现出来。

中国也在大力倡导“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在这个大背景下,“体教结合”的价值就愈发凸显,而高尔夫作为体育+教育结合的先锋,也日益受到青少年和家长的认可,中国高校的大门也日益向高尔夫特长生敞开。今年6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体育专业单独招生名单出炉,而通过高尔夫项目单招进入高校的学生人数先是从最初的31人增加到去年的35人,到了今年,数字则飙升到了61人,将近翻了一倍。同时,录取高尔夫项目的高校也从最初的7所,增加到了如今的11所,相信未来名单还将进一步扩大。

近些年,有了政策、资源等方面自上而下的支持,中小学里越来也多地出现了“体教结合”的影子,而曾经被视为小众运动高尔夫,如今已经和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大众项目一起,成为《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规定的11个可以考级的运动项目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就有超过30所中小学已经开设了高尔夫课程,开设高尔夫课程的高校阵营也在不断扩大。

青少年高尔夫赛事和校园高尔夫活动层出不穷,而高尔夫由于其独特的魅力,和培养诚信、自律、坚韧等品质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青少年的认可。

别克助力 梦想起飞

体育和教育的结合方式正在逐步完善,相信未来会诞生更多像王梓漪这样,不仅考入世界名校斯坦福,还一度打破业巡赛和女子中巡赛最年轻冠军纪录的“双优”运动员。而在别克青少年赛场上,也同样有一群高尔夫少年,正朝着那些榜样努力,日渐成为更加自信自律、百折不挠的“别克小斗士”。

 

去年别克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精英赛女子A组总冠军王柏宁拿到别克LPGA锦标赛外卡,荣誉背后是一个人拖着55公斤的三个大箱子飞来飞去打比赛,是全年无休练球,同时自己兼顾学习、生活。曾经有连续3个月,她独自离家参加了一站又一站比赛。而通过别克青少年高尔夫赛事拿到的别克-冯珊珊AJGA女子邀请赛外卡,更帮助王柏宁走上了国际级青少年高尔夫赛事的舞台,有机会获得著名高校的校队教练青睐。

今年征战女子B组的张梓萌则表示,学习高尔夫对她的成长和学业,都有很大的帮助:“以前还没有深入学球时,我有些懒散,不常练球,而喜欢看看电视,玩玩iPad,让妈妈挺着急的。”爱上高尔夫之后,她有了目标和上进心,放学后练球、到全国各地参赛、寒暑假还会去美国训练。

在别克青少年的赛场上,还有非常多的青少年球员对高尔夫和学业,都有很高的要求,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球技,完善自己的品格,为升学的目标不断奋进。而别克青少年高尔夫赛事也已经和青少年球员携手走过了三年,一直积极推动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的普及与发展。通过每年为小球员提供的十多张别克-冯珊珊AJGA女子邀请赛外卡,为少年们提供更广阔的升学通路,让少年们有机会在更广阔的国际平台上学习、成长,为小球员的“体育+学业”完善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助力。

无论别克少年们如何选择,以高尔夫为跳板升入名校或者全力以赴进军职业,别克青少年赛事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们,希望少年们保持初心,勇敢地追逐梦想!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