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第7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开幕 极课大数据主打黑科技

--------------------------------------------------------------------------------
点击次数:2073  发布时间:2019-4-26 17:01:37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什么最重要?答案是新技术、新思维。4月26日,第7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在重庆开幕,国内领先的K12阶段大数据精准教学服务平台极课大数据带来一系列黑科技,让参会嘉宾眼前一亮,极课阅卷留痕、极课全能识别、极课阅卷大师、极课错题本……很多技术均开创了行业先河。而这,仅仅是一小部分“炫技”。

  聚焦精准教学创新发展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极课大数据在校长和教师端实现了多方面的创新:

  针对校长,推出校长看板——“大数据平台”;针对教师,推出极课云教辅,同时,推出教师个人题库。

  

极课大数据受邀参加第7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极课阅卷大师

  针对新高考,极课大数据紧跟教学政策,紧密围绕一线教学政策优化产品,成为率先支持按照新高考模式创建教学分析的教学企业之一。为教师们“备战高考”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同时,极课创新运用定位点技术进行阅卷,成功支持使用“第三方答题卡”进行制卷、考试以及获取数据,解决了长久以来非极课答题卡不能使用极课阅卷的问题,也为后续阅卷3.0技术完成了前期的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

  在本次极课大数据的产品升级服务中,通用答题卡的制卷更加智能,新增手写判分的阅卷方式。这也是开创了行业先河。

  

极课阅卷留痕

  针对老师阅卷场景,极课大数据开发了“极课阅卷大师”,该设备大大减轻了学校硬件部署成本,提高部署效率和灵活性,集成NPU人工智能芯片,支持深度学习算法,边缘计算助力阅卷效率大幅提高,用户在网络环境较差甚至断网时依然保障工作顺畅 ,通过定制安卓系统+自研安卓驱动,保证对硬件设备的实时监控;积累数据,可定向预测设备状态,在批量阅卷前完成设备自检,保证用户体验。相比传统的PC+扫描仪的阅卷方式,极课阅卷大师可以不需要外接电脑直接在内置平板上完成所有阅卷操作,具有稳定性高、读卷速度快、适应范围广、使用门槛低等特性。这也是行业独家发明,并申请了多份专利。

  而极课阅卷留痕,则关注教师及学生实际使用需求,借助强大的图像定位技术,还原老师对试卷的批改痕迹,方便学生学习使用,增进师生教学交互情感。 

  家校互通全面推进精准教学

  据了解,极课大数据不仅仅协助教师增效减负,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给家长和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有效链接学校、家庭,家校互通。

  在学生端,以往弱项练习中的题目只是基于个人学情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而现在的弱项练习是同时基于同等教学水平的同班同学、整个年级甚至是整个学校的大数据分析而得。在不打乱教学节奏的前提下,更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极课个性化作业本

  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极课大数据推出个性化的作业本,相比传统的错题本,极课大数据的个性化作业本优势明显,第一会生成一份独家报告:薄弱知识点、失分点和班级对比一目了然,变化趋势实时掌握;第二会优选错题:只挑选学生最易提分、最经典错题,对症下药;第三有个性化推荐:推荐名校热门题、高错题、高分值题等,完全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量身定制。

  目前,这款个性化作业本已经投放到部分学校,使用的老师反馈,这款个性化作业本,在分析报告模块,优质错题推荐方面都处于行业开创地位,具有里程碑式的创新优势。

  对学生而言,能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优势、薄弱知识点情况,从而在日常学习中能够更有针对性的练习薄弱知识点;改变了过去错题本的题海战术,从薄弱知识点出发,用同样的时间,练习更多更有价值、更容易提分的错题;并且每道错题都给出推荐的理由,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需要重做这道错题;练完错题后,根据错题推荐优质试题(包括高考真题、名校高考模拟题等),让学生对薄弱知识点有更好的练习和巩固,快速提分。

  极课大数据创始人兼CEO 李可佳称,极课大数据未来会更加注重深入一线教学场景,利用大数据,不断优化精准教学,让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