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点击次数:2079  发布时间:2019-3-20 15:04:27

 

本报记者 缪友银

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吉林振兴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我省教育工作聚焦“共享”,持续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我省大力推行大学区管理改革。省教育厅联合编办、财政和人社等部门印发了《吉林省关于在城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政府科学构建起“覆盖全员、突出重点、模式各异、共同发展”的大学区管理格局。目前,全省19个市辖区已全部推行大学区管理,共组建各类型大学区191个,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有效发挥优质学校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加快缩小校际差距,促进了基本均衡。我省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工作提前一年完成阶段性任务,提前三年基本消除超大班额目标,教育部给予通报表扬。

教育公平持续推进。在普及大学区管理的同时,我省实施阳光招生改革,全面实施“阳光入学”“阳光分班”。形成属地政府管理、部门依法监管、学校主体负责、群众积极参与和社会广泛支持的招生工作格局。各地通过开好招生工作说明会、办好招生宣传月等方式,实行政策全公开,确保招生宣传“零死角”。通过采取学区公示、招生方案公示、招生结果公示等办法,推进招生“零投诉”。通过社区参与、家长参与、纪检部门参与、新闻媒体参与、人大政协监督等环节,实现招生过程“零旁观”。对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残障儿童全方位服务,努力做到特殊群体“零拒绝”。

助力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为吉林振兴提供人才支撑。2017年,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2个部门研究制定《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意见》,依据高校人才培养主体功能以及主干学科专业集中度,将全省高校分为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校,明确分类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重在引导高校立足不同类型科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将加快省属特色高水平大学、特色高水平学科“双特色”建设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战略抓手。我省还制定出台了《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按照“先遴选立项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后立项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步骤,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联合组建评审专家组,在前期“高校互评”和“同行专家通讯评审”的基础上,采取“网络视频答辩评审”的方式,遴选产生特色高水平学科259个,特色高水平专业292个。

发展职业教育也是重要的民生工作。目前,我省正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印发《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方案》《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计划投入4亿元左右,到2020年建设30所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和20个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集安职教中心等以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面向相关高校、职业院校开放,联合有关企业,探索建立实习实训育人共同体等,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作用,建设效益彰显。同时,加快推进我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已经通过省人大常委会一审,从立法层面规范、保障、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解决企业用工难、职教学生就业难问题,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代,我省教育工作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大局,突出抓好学校党的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领域重大问题研究破解,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吉网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