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孩子的压岁钱,父母究竟能不能乱花?

--------------------------------------------------------------------------------
点击次数:3418  发布时间:2019-3-4 13:38:22

 

    如果细数父母的十大谎言, “压岁钱我们先帮你收着,长大了再给你” 一定榜上有名,当我们长大成人了,父母代收过的那些“压岁钱”却统统不见了踪影。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假期,家里还未满3岁的小侄子收到了不少压岁钱,年纪小小的他,在每一次接到红包时,也会学大人的样子捏一捏红包的厚薄,然后给发红包的长辈送上新年祝福。但红包还没捂热,一转眼就被转移到了他父母的口袋中。他并不能理解父母这样的做法,一开始会大哭大闹,嚷嚷着让妈妈还他红包,但给他一块巧克力就会忘却痛失红包的委屈。

    其实,遇到“压岁钱”这个世界难题,日本孩子也会有同样的疑问。

    在日本,有的父母会将孩子的压岁钱作为全家的旅游基金花出去,并且认为这也算是花在了孩子身上。但孩子们就会想,自己的压岁钱为什么要充公到家庭旅游的费用里呢?

    针对这个疑问,日本的家长们和中国家长有相似的看法,自己是孩子的监护人,有一定的权利。也就是说,家长认为自己有权支配孩子的压岁钱。

    但其实,在我国法律条例里,“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视为一种赠与,赠与人明确表示将赠与物赠给未成年人个人的,应当认定该赠与物为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压岁钱是孩子获得的“赠与”,是属于孩子的财产,故压岁钱的所有权属于受赠的孩子。

身为父母,只有为孩子保管压岁钱的权利,但绝对没有支配权。

    美国知名绘本作家苏斯博士曾说:“再小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只是将疑问放在了心里。

    并且在老一辈说法中,红包之所以被称作“压岁钱”,是因为孩子在过年会受到惊吓的事,要把这个关卡“压”过去,因此孩子的“压岁钱”绝不能由父母乱花。

    对于这一世界难题,理财学者Ron Lieber建议,孩子的红包可以分“三个罐子”装。那么,分别是哪三部分呢?

1.消费。首先,教会孩子合理消费是培养孩子“财商”的重要课题,一旦不会合理消费,便容易养成挥霍的坏习惯。当孩子还小时,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哪些是正确消费,哪些是没有必要的消费。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

2.捐赠。每年的压岁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鼓励孩子从中拿出一部分,捐赠给需要帮助的同龄人,或者是为环保做贡献,对于培养ta乐于助人的品格有极大的帮助。

3.储蓄。在西方父母看来,储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储蓄不仅意味着存款,还会有利息收入,可以帮助从小培养孩子良性的理财行为。在美国的一些学校,还会有专门打造的学生银行,来让学校的孩子自行存款。

在国内,目前还没有这种专门为孩子而开的银行,但父母完全可以充当孩子的临时银行。

为孩子投保教育年金,便是父母帮孩子攒下压岁钱的一个好方法。

    拿渤海人寿针对有娃家庭推出的 “i宝贝教育年金保险”举例,它旨在提前储备孩子未来需要的教育开销,首期仅需100元即可投保,并且有着灵活加保的特点,投保规则非常简单。

    在12岁之前给孩子的教育年金账户定期投保,等孩子到满18岁~21岁的时候,就能获得5笔不菲的教育年金。当孩子成年的时候,收到第一笔教育年金时,相信ta不会再问你,“爸妈,你们为我攒的压岁钱都去哪儿了?”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