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除去培训班,唯一能拯救孩子未来的只有它了

--------------------------------------------------------------------------------
点击次数:2188  发布时间:2019-2-25 11:29:29

 

“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教育”二字所做的注解。

古今中外,教育对于每个国家和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否该和考试成绩、名牌大学直接挂钩?

读高三时,身边曾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任谁看来都积极发奋的女同学,凭借自己的努力,将高一高二时总不及格的数学成绩,提升到了每次月考120分以上,同时其他科目也毫不松懈。即使如此,在高手云集的省重点高中,她的年级排名还是不尽如人意,而她的父亲张口闭口却是:“爸爸和你妈妈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受过好的教育,所有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了,你必须考个好大学。”

高三生活本就足够令人焦虑,父母的重压更是逼得她喘不过气。每次模拟考成绩不理想,她的心急和委屈并没有换来父母的理解,而是恨铁不成钢的火上浇油。在这样的状态下,高考意料之中地考砸了。

当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完成父母梦想,又何谈主动去选择更好的教育,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特别到了以知识经济为主的21世纪,教育的重任只会越来越大。

在这一现状下,辅导机构和课外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特别是K12阶段,每个父母都希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填鸭式的学习过早地占据了孩子们的童年时光。

2016年的《中国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当年我国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已超8000亿元,便可看出新时代家长对课外辅导支出的意愿何其强烈。

但图表里占据31.6%的“只要能提高成绩,报辅导班不管花多少钱我都愿意”的动因也颇值得深思。在学校里成绩的重要性老师已经强调得够多,占用孩子课余时间的辅导班还围绕这一核心,学习怎么可能变成一件快乐、自主的事。

《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董仲蠡老师曾掷地有声地演讲了《教育的意义》,他提到:“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

身为父母,若把教育和好成绩、好学校划等号,一味地让孩子在填鸭式的学习中走过人生最宝贵的12年。那么将来走入大学,乃至走向社会的TA,都难以真正认知自己,更别谈提高自己。

那么,年轻的父母们,究竟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给孩子报补习班,而是让TA自由的成长、成才呢?

多了解孩子除了成绩以外的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多与孩子平等谈心是第一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以家长身份自居,选择去了解实际状况,成绩跟不上时,不去责骂和怪罪,而是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点,旁敲侧击地去引导和启发。感性层面上,年轻父母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不跟风报补习班,节约下来的大额费用并不是说要给孩子拿去自由挥霍。父母们可以在孩子尚且年幼的时候,早一步地为TA将来面临的选择存下砝码。

投保教育年金就是未雨绸缪的办法之一。孩子在成年以前,心性未定,对自己的未来还处于摸索阶段,身为家长,除了多和他们沟通,如果能给予足够的物质保障,当孩子明确未来想接受怎样的教育时,也能游刃有余。

拿渤海人寿推出的专为出生满30天到11周岁(含)年龄段少儿的“i宝贝教育年金保险”举例,它旨在保障孩子18周岁(含)到21周岁(含)的教育经费,首期仅需100元即可投保生成保单,并且有着灵活加保的特点,投保规则非常简单。

该产品在“渤海人寿”微信公众号和“渤海保呗”App上可快速完成首次投保。0岁时投入10000元钱最终累计可以领取到22026.1元,在市面上属于独树一帜的高收益教育年金产品。

未来,在孩子的成人礼上,你给他的绝不仅仅是一份物质财富,更是一把钥匙,让TA得以通往自己心之所向的殿堂,接受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从而在不久的将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