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
点击次数:2697  发布时间:2019-2-20 10:30:25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武汉市常青树教育集团总校长万玉霞)

  教育理念

  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教育名言

  蓬勃生命给予我们成长与进步,中国人格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精彩回放

  万玉霞,正高级特级教师,武汉市常青树教育集团总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中国十大好校长、全国创新型优秀校长、全国课改杰出校长、感动中国十大杰出校长、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全国中小学督导专家、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督学、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十届省党代表、市十大有影响力校长、武汉市“黄鹤英才”。

  教育思考与实践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提出,“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天地人事”是用大自然和人类文明的财富,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育生命自觉”是指教育是促进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神圣事业。基于此,万玉霞强调,教育应立足于生命的原点,构建学校新生态环境体系,协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从而使“让生命之树常青”的教育理念得到真正践行。

  一、创设生态环境

  万玉霞认为,教育就是关注其在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和生成性,帮助其从自然人转化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学校中的各个因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应该组合成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健康和谐发展的生命发展圈。生命发展圈的实质是一个具备蓬勃生命力的“生命场”,学生是成长在“生命场”里具备“情感、意志和想象”的完整生命体。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常青树实验学校小学部)

  (一)尊重生命的完整从2001年到2019年,学校从一个校部发展到四个校部,不管是独立的小学,还是全市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常青树集团学校所有的校园空间建设都以尊重儿童生命完整为原则,空间格局依照现代化办学的“外显内隐”模式进行建设:每一堵文化墙都在说话,每一处校园“认养”设施都能育人,校园环境在每一处细节中都体现着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四个校园重构了多个适应学生生命生长的空间:十二生肖广场、玻璃君子道、生命科学馆、网络教室、树人谷、编钟长廊、梦想剧场、生活体验街、美术馆、国学馆、书画室、民乐室、舞蹈室、心理辅导室、电子阅览室、常青藤少儿电视台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应有尽有。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二)关注生命的发展

  学校不但提供给学生“合适生存”的空间,更关注生命的发展,从而积极建造“适合发展”的空间。“生活体验街”包括“小邮局”“小超市”“低碳生活馆”“小小安全岗”“巧手小厨房”“爱心小医院”“立体创意坊”七个空间,培养学生的民生服务意识、生活技能、艺术修养、卫生健康、科学环保、创新设计等生活意识和技能。

  为了实现学生生命的成长,学校从国际视野与未来高端人才需求出发,投资建设了2500平方的创客梦工厂、大型室内体育馆、大型综合剧场以及声光电高科技和实体标本相互辉映的一流生态馆。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创客梦工厂)

  (三)彰显生命的价值

  学校是师生开展教育活动的生命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是学校变革的深层次追求,所以学校更加关注以文化彰显生命的价值。学生的生命价值是接受并认同生命存在的意义、形成相应稳定的行为品格并将之潜移默化的过程。为此,学校在大门口设立一个巨型上流水太湖石,并镶嵌了四个醒目大字“立德树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也承载了学校生命发展的精神内核和理想追求。

  二、创新德育路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万玉霞认为,教育就是要立有品德的人,立具有中国人格的人,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中国人格”为抓手,为国育人,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基于此,她提出了以修养“中国人格”为核心“五气三观”的主体德育目标。五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聪慧灵气、担责勇气、仁义忠气;三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厚德载物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校,主体德育有一条明晰的路径,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方式,以主体能动发展为核心”,主要通过以下六个领域来开展:一是构建社区家校育人平台;二是完善德育管理机制;三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强化德育队伍建设;五是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六是加强德育课程研究。这六大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有利于国家、社会、家庭与学校组成“生态联盟”,实现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从而有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学校秉持着“红色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价值追求和“身心健康、智慧生活、楚汉气度、中国人格、国际视野”的育人目标,厚植学校“生命发展教育”理念的人本核心,培养具有红色基因的“中国人格”的学生,积极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带来的多元价值观激烈碰撞的教育挑战。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国旗队升旗仪式 )

  从“国旗队升旗仪式—小学建队日入队仪式—中学离队入团仪式-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社区老党员忆初心”,这一系列规范而隆重的红色传承,通过立体的仪式维面,激发、唤醒、增强队员、团员、党员的身份认同感,传承责任感,厚植爱国主义教育,彰显生命的价值。

  三、创制生本课程

  学校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原则,基于学生自身属性与价值建构“生本课程”。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以结构和重组,形成“四三四”大课程体系,即构建“四维”课程框架、发展“三化”课程特色,建立“四合”课程实施路径。

  四个维度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包括身心发展类和思维益智类课程,如《田径》《心理健康教育》《云端技术》等;“人与社会”包括生活实践类和地域文化类课程,如《劳动与技术》《扎染课程》《常青导游》等;“人与世界”包括传统文化类和异域文化类课程,如《国学经典》《茶艺茶道》等;“人与自然”包括生物探索类和科学创客类课程,包括《观鸟》《植物生态研究所》等。

  以上课程经过整合实现“三化”,即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自主化及社团活动课程化。这种课程新模式是对基于学生自身经验的“生本模式”的新探索,也是万玉霞校长对“为了生命之树常青”这一理念的有力践行。

  “四合”课程实施路径即“学科整合、学段融合、学时组合与学生分合”。“学科整合”即学校将国家基础课程涵的学科与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拓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打破学科界限,优化学科体系,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学科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开放性思维,发挥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学段融合”即学校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教师打破学段分割壁垒,小中学段连贯教学。万玉霞指出,只有关注到学生面对外部环境转变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适应、调整与认同”,完成身心上的自我成长;“学时组合”是学校对长短课时和班界学识进行重新组合策略,把学科连堂设置,并且打破班界进行合班学习,还要统筹增补微课与长课,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分合”呈现了一种开放、自主、动态的学习方式,符合儿童“释放自由天性”的心理需求,营造出一种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本年度创学院“科学之旅”中,孩子们申报了3000多个实践课题。坚持开展各项的小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生活的热情,创新的潜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何让孩子们的视野从丝绸之路、中国高铁眺望世界?

  常青树苗不仅以祖国强大为荣,更要具备世界大爱与胸襟! 学校还自主开发了《环保小创客》、《扎染》、《航天空模》、《数媒制作》、《开源电子》、《机器人》、《非遗手工》等丰富多彩的创客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生本课程在学校办学实践中不断丰厚——着眼学生核心素养,“常青创客新视野”、“书法日”、“数学周”、“读书月”、“英语达人秀”、“树常青创学院”研学实践项目性学习等创新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丰厚平台。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四、创构自能课堂

  课堂教学是形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因此, 万玉霞带领学校团队,积极打造“p+s自能发展课堂”。即“preview预习”+“show展示”自能发展课堂,通过“小组展示——质疑碰撞——深度研讨——总结汇报”等教学流程来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效果。“自能”即自主、能动,是指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主动实现自我的可能,从而成为理想的自我。

  “自能”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环节”(课前、课中、课后),三板块(自疑互议、自解互评、自构互拓),五步骤(疑、议、解、评、拓),简称“三三五”模式。第一步,学生自学启疑,先学然后知“疑”;第二步,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争解疑惑并相互讨论;

  第三步,学生参与展示交流,并由教师精选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或发散价值的问题,通过“缤纷课堂”的形式进行总体展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第四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第五步,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迁移,并拓展视野。

  课改带来了课堂学习变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价值观得到飞跃。中考不断喜创佳绩,2018年,以区中考综合评价第一荣获江汉区中考质量特殊贡献奖!被评为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单位。

  五、扁平化的优化治校之道

  在不断探索集团现代化办学模式的进程中,学校根据集团化的办学特点,建立了一个法人、四个执行副校长、16个中级管理中心(常青树和常实小各设立8个中心部门:学生发展中心、教学管理中心、课程开发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后勤保障中心、督查评估中心、国际交流管理中心)、9个年级校长(常青树)、6个年级校长(常实小)和全学科覆盖的学科备课组组长的至上而下和至下而上的大融通管理网络组织。探索了多校区理念共通、管理共融、团队协同、民主高效的扁平化、现代管理途径。

  作为全国课改示范学校和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校,美国、英国、香港、云南、新疆、广州、上海等国内外教育同仁纷纷来校观摩。带着责任,万玉霞校长把“中国教育的微笑”送到海外,带领老师们积极探索课改,赴来凤、神龙架及海南、云南等地送教支教……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万玉霞校长和她的学生孩子们在一起)

  十八年的披荆斩棘,十八年的砥砺前行,万玉霞校长坚持“为了生命之树常青”这一教育理念的践行,从而关照到每一个具体生命的发展,把教育真正播种到每一个孩子的心里。(罗洪泉/徐赛娜摄影)

  万玉霞校长和常青树学校历年来所获的成绩和荣誉:

  万玉霞校长荣誉:

  正高级教授(专技三级);

  连续两届省党代表、三届市党代表;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

  中国十大好校长;

  全国创新型优秀校长;

  全国课改杰出校长;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校长;

  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

  全国中小学督导专家;

  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督学;

  湖北省特级教师;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奖获得者;

  成立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领航班”——万玉霞校长工作室、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十大有影响力校长、武汉市 “黄鹤英才”万玉霞名师工作室等三级名校长、名师工作室。

  学校荣誉:

  国家生态环保教育特色校;

  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

  北师大研学教育基地联盟学校;

  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力100强;

  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

  中国青少年创客奥林匹克系列活动实验基地;

  Kid s Box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示范校;

  武汉市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单位;

  中国环境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武汉市教育系统模范职工小家;

  武汉市示范职工食堂;

  “环球自然日”2018年度杰出组织奖;

  学生参加国际“环球自然日”2018全球总决赛中喜获金、银、铜奖;

  足球队获武汉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亚军;

  棒球队获省锦标赛亚军;

  航模、机器人及创客项目纷获国家、省、市嘉奖;

  在2018年“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赛”中,我校参赛书法作品2000余件,获评“全球华人少年书法500强校,并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我校四年级黄梓恒和八年级周筱悠同学在全球500强现场决赛中获得佳绩;

  我校五年级学生万家齐同学在英国伦敦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赛金奖,从此我校学子在国际数学大赛中屡获嘉奖。

  国家级部级媒体《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周刊报》、光明日报《未来教育家》学刊、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纷纷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成果……

 中国好校长万玉霞: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