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办好人民满意高职教育要坚持五个融入

--------------------------------------------------------------------------------
点击次数:1779  发布时间:2019-1-22 14:04:40

 

李三福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学深悟透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五个融入,做到五个全面落实,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一是坚持融入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大格局,全面落实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聚焦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行业、地域、专业特点,结合学校实际,采用多种形式,把学校党建工作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过程,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融入专业教育,融入课程,弘扬主旋律,奏响大合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振兴地方经济助力。

二是坚持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全面落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大学的核心职能。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要立足湖南,对接产业,坚持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并举,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政策对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实教学资源,打造特色专业,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是坚持融入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激活教育发展内驱力。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必须扭住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梳理制约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体制机制的障碍、漏洞与短板。

四是坚持融入学校卓越校和双一流建设,全面落实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争创一流,追求卓越,服务发展,引领产业,是高职卓越校和双一流建设的共同目标与价值追求。卓越校和“双一流”建设是学校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实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要按照办学理念特色是灵魂,专业建设特色是龙头,人才培养特色是基石,师资队伍特色是关键,科研服务特色是标签,治理能力特色是保障,学校文化特色是雨露阳光的发展思路,将专业建设深度融入轻工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以及轻工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轻工产业人才。

五是坚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全面落实“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教育应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我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2015年,学校聚焦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成立精准扶贫的专门机构“新农村建设学院”。2018年,我校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将“新农村建设学院”更名为“乡村振兴学院”,并对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教师培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精准帮扶,学校共计培训企业员工和社会各类人员6万多人次,其中免费培训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村级带头人8000多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000多人以及全国贫困地区学校骨干教师1500余人。

(作者系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