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十城分享 北大教授刘华杰黄鹤楼解读《创造自然》

--------------------------------------------------------------------------------
点击次数:3632  发布时间:2018-12-3 16:29:44

 

12月1日上午,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评审专家、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刘华杰在武汉市著名地标——黄鹤楼为读者分享了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获奖图书《创造自然》,解读了洪堡的自然世界与知识帝国。

本场讲座是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十城分享系列活动的第二站,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主办、武汉市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协办、深圳市越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相关活动支持。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到场参加,反响热烈。讲座结束后,刘老师与观众进行了互动,回应了热心观众的提问。现场的两位博物小学者还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植物拿上台,请刘老师辨认。

在讲座中,刘华杰教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分析了洪堡能够完成探险的原因以及当时帝国扩张的背景。刘老师指出,出身贵族的洪堡走的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上层路线”模式,继承了母亲的巨额遗产,结交的都是国王、总统、权贵和学术界大咖,这些都为后面的探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刘老师也指出,洪堡富有合作精神和全球化视野。通过洪堡的考察,全球化开始了,国际间的合作也加强了。他的探究成果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在西方影响深远,影响了诸如歌德、达尔文、梭罗、约翰·缪尔和海克尔等著名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此外,刘老师也指出了洪堡的不足之处,排出了他心目中的八位博物学大佬,其中亚里士多德评分五星,洪堡评分三星,原因是洪堡做的东西在现在看来不够深刻,属于博物学范畴,但是洪堡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值得学习。当今学科越分越细,当科学家都钻进自己的专业领域之时,他们也丢失了这种跨学科理解问题的方式。

那么洪堡又为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刘老师提出了两点,一是在国家层面组织多种多样的全球自然考察,像洪堡一样深入世界各地了解学习当地的自然,解决现有的全球视野与财富不匹配问题。二是学习洪堡,对大自然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从博物的字母BOWU的首字母各延伸一个单词来理解,Beauty——天地有大美而不言;Observation——通过不断的观察、记录、分类、探究欣赏大自然的美;Wonder——万物皆奇迹;Understanding——理解博物究竟想干什么。博物就是寻求理解、知道可持续共生,知道我们是谁,知道我们在哪里生活,知道我们子孙后代怎样生活,理解万物就是理解我们自身。

刘老师还指出自然观是人类发明的,人需要透过、借助于自然观才能“看到”大自然,不同时代对于自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武尔夫这本书的价值也在于此。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只能适应自然,不能改进自然。如果人类无法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那么地球上灭亡的首先是人类自己。这也是举办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活动的意义所在,活动旨在通过评选自然好书,推动全民参与自然阅读与自然写作。希望可以借此鼓励更多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洪堡”通过写作自然好书传播思想,推动社会和环境的进步。

据组委会介绍,武汉站讲座后,中国自然好书奖还将在其他八个城市开展自然图书讲座,同时联合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力量开展强力又持久的宣传,将自然好书的力量辐射到更多人。

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年度十大自然好书

年度思想奖——《创造自然》

作  者: [德]安德烈娅·武尔夫

译  者: 边和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出版年: 2018-5

简  介:亚历山大·冯·洪堡是18世纪众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学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翔实的资料将洪堡的个人传记、旅行历险和自然观念的演变交织在一起,既揭示了他在科学史上的枢纽地位,也搭建起这位150多年前的博物学家与现代的联系。

颁奖词:饱含激情的文字与详实的考证,带领读者穿越了两个世纪,跟随伟大的博物学家洪堡的脚步丈量世界、定义自然。洪堡是超越时代最耀眼的存在,是科学史上的枢纽,他革新了人们看待自然世界的方式,将自然定义为相互关联的生命之网。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