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海口教育扶贫:残障儿童可享定制化送教服务

--------------------------------------------------------------------------------
点击次数:2532  发布时间:2018-10-26 14:24:50

 

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给蔡李春送上玩具。

4月11日,本报曾报道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4位女教师为生活不能自理、不会开口说话的智力障碍少女阿春送教上门的故事,时隔半年,记者再次跟随老师们的步伐来到蔡李春家。

10月24日下午,老师们驱车40分钟来到龙华区遵谭镇访门村。穿过几条人烟稀少的乡村小道,终于到达蔡李春的“新家”。半年前来看望蔡李春时,她还住在叔叔家的房子里,如今,政府帮扶的旧房改造已经建造好,阿春一家便搬了出来。

送教送陪伴 课程“私人订制”

20平方米的房子里,昏暗杂乱,床上堆着一家6人的衣服,床边则是摆满碗筷的小饭桌。这里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平时一家人就在旁边搭建的简易棚子里烧柴煮饭,洗衣刷碗。屋顶上悬挂的电灯泡和饭桌上破旧的电饭煲是这里“唯二”的电器。

老师们来到阿春家里时,她正坐在门口的三轮车上,蜷缩着身子,目光呆滞。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李雅玲为阿春带来了一只玩具狗,“上次来的时候,我们发现阿春对布娃娃比较感兴趣,我们就为她买了一些毛绒玩具。”李雅玲说。

“阿春现在看着比上次精神多了,脸上也有肉了。”老师韩云燕摸了摸阿春的脸颊,“以前她一看到陌生人都会紧张得发抖,现在不会了,一年多了,她也知道是老师们来看她了。”韩云燕介绍道,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有2名像阿春一样需要送教上门的孩子,学校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老师的专业特长开展定制化的送教服务,每生每月保证1-2次送教。

由于阿春是智力障碍伴有癫痫,此次前来送教的老师为她带来知动训练。知动训练老师周叶坐到阿春的身旁,拿出教具一步步教她完成相应的动作。阿春看着老师手里色彩斑斓的教具,显然很有兴趣,按照老师的指令完成一系列动作。接着周叶又拿出DV,为阿春播放学校的课堂画面。

老师们的送教对于阿春来说,不仅能接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而且还有和别人交流的机会。“平日里,有精神疾病的妈妈、年迈的爷爷奶奶、忙于生计的父亲都很少与阿春交流,我们的陪伴对于她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李雅玲说道,送教一年多以来,阿春的性格逐渐有了好转,这对于她的康复有着很大帮助。

宣传扶贫政策 打通“最后一公里”

阿春的父亲蔡甫昌文化水平不高,平时忙于干农活,对于政府的扶贫资助政策鲜少了解。前来送教的老师们常常打印出相关的文件交给蔡甫昌,并为他解释政策的内容,再一步步地教他如何办理。

“我很感谢老师们,她们的到来让我觉得生活有了一丝希望,生活的担子虽然重,在政府的扶持下,我相信一家人会渡过难关。”蔡甫昌说。

自海口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市针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等特殊群体,根据残疾类型和程度,采取随班就读、到特校就读或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特殊教育学校、各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小学分别制定了“送教上门”实施方案,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打通教育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把课堂搬到残疾的贫困少年儿童家庭,用爱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了教育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