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中科院院士批奥数培训功利:已脱离数学教育思维本质

--------------------------------------------------------------------------------
点击次数:2540  发布时间:2018-10-15 15:08:0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为此数学学习要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本质,学习蕴含的数学思考和思维方法。若是偏离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思维能力的初衷,家长或学生学习奥数就具有太多的功利性。这就偏离了奥数的宗旨。

作者:杨乐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钟秀斌采访整理作者:杨乐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钟秀斌采访整理

  一边是十多年来相关部门和地方三令五申“禁奥”,一边是奥数越禁越火,甚至连当前的大学生也在咨询暑期高等数学研讨班事宜,俨然奥数已成为高等学府精英教育的一部分。那么奥数教学是否真的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这一问题成为当前教育界关心的重要议题。

  在我们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在没有任何国际学术交流的封闭而简陋的环境中,数学学习一直从培养兴趣出发。我也因此在函数论研究领域有所成就,为数学发展做出了中国人的贡献。

  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为此数学学习要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本质,学习蕴含的数学思考和思维方法。若是偏离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思维能力的初衷,家长或学生学习奥数就具有太多的功利性。这就偏离了奥数的宗旨。

  国际奥数竞赛,是给对数学有兴趣、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尤其是高二、高三数学成绩前5%的学生,准备的一种有益的学科拓展活动。1986年中国开始参与国际奥赛,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两名中学生去参加,上海那名学生得了三等奖。其实这也是中国比较真实的水平。随后,中国正式参加国际奥数竞赛活动,每队派6名选手,并开始了选拔集训模式,每年都收获不少金牌,中国队总成绩逐步名列世界前茅,引起国际关注。

  有一次,国际奥数竞赛的组织者专门询问我:“中国队选手连续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赛前集训多长时间?”了解他的言下之意,我轻描淡写地说:“大概两三周吧。”事实上,国际奥赛每年7月左右举办,中国队选手经过寒假冬令营选拔后,就要开始长达半年的专项集训,讲授各种解题技巧。这与国外选手大多比较自然的参赛不同。

  因为参赛获奖选手大多被国内名校直接录取,也是一条升学道路,引起了许多人的重视。结果本来是少数人的游戏,现在愈演愈烈,竟然变成全民培训,而且延伸到小学,甚至一年级就开始了。但是,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一些数学兴趣不高的孩子,会极大伤害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影响其他功课的学习。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有很大差别。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好初等数学,打下一定基础再学高等数学,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被外在力量强迫着学习。当下全民皆举的数学培训,基本是一些解题技巧的灌输,已经脱离了数学教育思维锻炼的本质,尤其以得金牌为目标的培训更是不可取。

  就像许多运动员,通过大运动量的极限训练,以金牌为唯一追求,这完全背离体育精神。这样的运动员也很少能成为体育家。清华大学马约翰先生是一名真正的体育家,他身体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精神,引导学生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使体育运动在清华形成一个优良传统,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这与金牌教育理念完全不一样。

  时下有一种“人才培养要赢在起跑线上”的流行说法,实则不然。现在的教育比较反常,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对学生管理得很严苛,把所有的力气都消耗在考试上,造成许多学生上大学后对学习毫无兴趣而怠学。

  人的成才好比马拉松赛跑,如果前几百米或者一两千米就把体力耗尽,精疲力竭,后面的长距离怎么能跑得下去?有些机构已将课外学习办成赚钱的产业,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幌子,实际上这是以赚钱为目的,增加家长和社会焦虑感,是糊弄人的,与教育成才没有什么关系。

  学习数学,勤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数学领域分布很广,人们需要很多数学积累才能深入研究,这与100年前存在许多领域待发展的数学世界不同。当然,学好数学需要有悟性,否则难以入门。天赋与勤奋对于数学家而言,都非常重要。这个不好具体量化,现在学好数学需要更加勤奋。

  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一些家长、老师会给孩子灌输一些功利想法,影响到孩子做出偏离数学的选择。许多学纯数学的人,纷纷转身应用领域,甚至改学金融工程,投身投资界。对于有天赋的孩子,要有远大的追求——为科学和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仅仅是考虑职业和出路。

  数学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纯数学,只有纯数学才可以感受到数学的真与美。应用数学不一样,一般不是用真和美来衡量,而是以应用的广度和效用来衡量。真正对数学有兴趣、有才华的孩子,应该去研究纯数学,才能做出较好的贡献。一些颇有天赋学数学的孩子,因受到家长的影响而转向应用甚至转行,其实是颇可惜的。

  当下孩子的学业负担过重我也颇为担心。听说外地一些学校,孩子每天学到夜里12点,早晨5点就起床,一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长时间这样,孩子怎么受得了?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