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法治教育进学校不能流于形式

--------------------------------------------------------------------------------
点击次数:2134  发布时间:2018-9-19 11:20:30

 

据报道,近日,在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特木里镇先锋村小学,戒毒民警送去的法治书籍让返校的孩子们着了迷。开学季,四川省有关方面要求做好秋季开学“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组织好法治教育第一课。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如四川等地的安排部署一样,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开学季前夕,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实践告诉我们,普法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的浸润,如果能够从娃娃抓起,必将事半功倍。

  当前,法治进学校、“法治教育第一课”在各地并非新鲜事。但从眼下看,一种现象不容忽视——未成年人犯罪的整体数量虽然下降,但这类犯罪呈现出暴力化、低龄化趋势,尤其是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件时有发生,人民群众意见和呼声十分强烈。出现这些情况,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最根本的还是一些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淡薄。这也证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案件发生,部署“法律进校园”活动很有必要。

  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些地方既抓住了普法工作的主要矛盾,也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如坚持以培养法律意识和养成守法习惯为重点,通过“模拟法庭”、法治手抄报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防治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从总体看,法律进校园活动在各地已经开展多年,但遗憾的是,在不少地方,这样的活动或流于形式,或时断时续,最后难以取得普法宣传的实效。究其原因,一些进校园活动多是以讲座、报告、宣传标语的形式呈现,往往缺乏趣味性,很难吸引未成年人,引起他们的关注。

  其实,并非校外的法律工作者或是学校老师不用心,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良好的互动工作机制和专业的校园法治工作者。通俗地说,我们还缺少一批既专法律又懂青少年教育的人才队伍。如果说,我们以构建固定、常设的法治课程为导向,培育、引进一批这样的法治教育专业工作者,必将有效提升校园普法工作的效果。

  期待校外法律工作者和学校老师共同配合,深入研究一批学生看得懂、听得懂的法治教育模式。形式不仅仅拘泥于讲座、报告、标语,还可以尝试知识竞赛、案例话剧表演、法庭模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宣教形式。法律进校园活动,就是把法治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法治的光芒照进孩子们的心田。(金成波)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