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艺术留学机构跨学科理念

--------------------------------------------------------------------------------
点击次数:3136  发布时间:2018-9-7 15:09:00

 

当我们在艺术留学机构提及跨学科时,首先需要了解艺术留学机构跨学科的意义。当今社会处于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创新依赖于团队合作,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一起合作才能给生产力带来新的突破。单打独斗在如今的社会已经逐渐被淘汰,合作创新才是出路。当不同专业的人才组成一个创新团队时,各个学科间通力合作创造出新的理念和产品。在教育体系中,大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技能,让学生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大学要给社会提供人才,提供能够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在如今大学的教学体系中,尤其是知名顶级综合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跨学科知识的学习。

 

  在英国艺术院校排名中,皇家艺术学院是公认的最好的艺术类大学。GIDIDE这两个专业是含金量最高的两个专业,从这两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拿到双学位,分别是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研究生学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创新的概念是学院一直强调的理念。在皇艺学习期间,学生会和帝国理工的学生相互合作,并且在全世界学习。这点凸显了跨专业学科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除了皇艺,在英国还有很多学校也秉持着跨学科教学宗旨,像爱丁堡大学和艺术排名顶尖的金史密斯学院等世界排名靠前的艺术院校都坚持着跨学科合作方式培养学生。

 

  在美国艺术类院校的教育体系中,设计专业排名靠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是众多设计学生心中的设计学院圣地。之所以成为设计学生的Dream School是因为卡梅全部都是跨学科项目,这点和其他大学都不同,并且在卡梅的学校官网也一再强调了跨学科的重要性。在美国,除了卡梅之外,很多顶尖院校:NYUPARSONSRISD等艺术类院校都以综合培养学生能力为标准,以Art+Design+Technology三种综合的方式来授课。

 

随着对于海外院校的教育体系的逐步了解,中国一些顶级大学也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艺术殿堂中央美术学院,众所周知,央美也在逐步改革,取消专业的限制。从传统教学模式中每位学生进入大学后只能选择一个专业进行深度学习,到现在,央美的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专业进行跨专业学习,学生不仅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探索学科间合作的可能性,学校也能在综合培养学生,跨学科培养学生,从每一位学生身上挖掘其自身的无限潜力。从全球顶尖艺术类院校的改革和推广跨学科项目,到国内顶尖艺术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来看,跨学科学习是未来教育中的重要潮流,教育改革中的新动向。

 

 

PS-ONE是业界首个推出艺术留学机构跨学科概念的艺术留学机构,相比较于其他艺术机构我们的艺术留学机构导师都有海外留学经验,毕业的院校来自于SVAPratt、伦艺、AA。别的机构也有,所以从师资角度来说,与其他机构平分秋色。学生在选择机构时,场地大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环节,和其他机构相比于教育场地还是有一定优势的,PS-ONE的教学场地紧凑且分配平均,每一个专业都提供了相对宽敞的教学空间,教学环境一直是学生们满意程度较高的一方面。除了教学环境一大亮点以外,PS-ONE每年还会定期举办招生官活动,把全球顶尖的艺术类院校执教的专业导师带到机构中亲临指导,进行作品集审核,招生官活动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学生申请海外院校目标都是面向世界顶级的设计院校,一些背景好的学生有一定的优势,是面对大量专业技能相对薄弱的学生,或者专业技能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如何提高他们的录取率尤其是研究生的录取率,是PS-ONE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因此,需要一套能适应学生们的教学方法——跨学科学习,采用综合培养人才的方式来培养我们的学生,不局限在某一个专业。排名越靠前的艺术学院,对于作品集的创新能力要求月严苛。如何把学生送进顶级的艺术类院校,需要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把自己本身拥有的专业技能与跨学科模式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新颖的思路,多维度的展示自己的创新思想,综合提升学生作品集实力,为学生在冲刺顶级学校的时刻额外加分,让学生脱颖而出。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