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用一个支点撬动本科教育改革

--------------------------------------------------------------------------------
点击次数:2905  发布时间:2018-7-17 10:41:24

 

■本报记者 王之康

通常,我们看到的考试多是选择、论述、名词解释等题型,并且因其客观性,答案也是标准化的。但在四川大学,考试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比如《近代化学基础》,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元素化学知识,设计一个太阳系内行星或卫星的外太空开拓计划;再比如《设计与构成》,现场播放六首没有任何文字信息的乐曲,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首,通过平面、色彩等设计元素表达内心感受。因题目的主观性,答案也就变得不再标准、统一。

实际上,这种“非标准化答案考试”只是四川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而想揭开它的面纱,则要从2010年开始的课堂革命说起。

课堂革命,以学生为中心

“以前,我们的大学课堂有点像中学课堂,很多学生坐在下面,老师站在讲台上满堂灌输,相互之间互动很少。”四川大学副校长张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课堂是本科教育的“主战场”,只有课堂改革了,教育才能真正革新。

于是,从2010年开始,四川大学以课堂为突破口,开启“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把新生按25人规模编班,努力打造“学生能转身遇到好老师,校园随处见讨论”的理想校园。

“不过,最初的改革探索却受到很多现实条件的制约。”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说,当时的小班分为“物理小班”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两种形式,但由于班变小后,教室变得极为紧张,导致小班讨论时往往找不到多余的教室。“而且,原有的大教室桌椅固定,也不方便小班讨论,所以,改革教室就成了一项迫切需求。”

2012年,四川大学正式启动“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工程”,先后投入了2亿多元全面推进“教室革命”,打造多视窗互动教室、多屏研讨教室、网络互动教室、手机互动教室、灵活多变教室、远程互动教室、专用研讨教室等7种类型的智慧教室400多间,超过教室总数的80%。在这里,桌椅是可移动、可拼接、多类型的,学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围成不同的大小范围,以满足不同学科的研讨需要。同时,四川大学开设的“探究式—小班化”课程目前也达到了9000多门次,超过课程总数的70%。

此外,从2011年开始,四川大学还全面启动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以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适应课堂革命的需求,将过去的“记忆式”学习转变为“想象式”学习。

“这样,我们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运用知识的同时,更能去分析、去判断、去想象,激发他们去异想天开、创新创造,培养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张红伟介绍说,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也降低到50%以下,平时成绩分布在6次以上,让背书就能考高分在四川大学成为“尘封记忆”,让学生真正“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提出问题来、课后忙起来”。

教学变革,激发师生活力

同时,“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吕晓华深有感触。

“我从事教学工作至今16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课前准备PPT,课上主要讲解知识点,然后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吕晓华说,实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后,虽然仍会讲解知识点,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以“项目”的形式给学生出开放性题目,让他们自由组队,结合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搜集更多文献资料,以小组展示或答辩的方式表现成果。“实质上,这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

比如,即做即食的食品没有营养标签,吕晓华就给学生出题,让他们设计营养标签,使消费者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能保持身体健康。

“这时,我们就需要学会应用《食物成分表》这本工具书,计算临床实例个体每日摄取的总能量,通过比较各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评价个体的营养状况并给出建议。”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2015级学生邢栋说,有时面对这些题目会无从下手,但只有在不断思考与创新中才能有所提高,“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能够适应这种新模式的学生在个人能力、沟通交流等方面也会有明显提升”。

其实,在学生取得更佳学习效果的同时,教师也会从这一改革中受益,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露露就是其中之一。

她主要教授《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由于不少学生来自理工科专业,所以她也要时常阅读理工科专业的英文文献。几年下来,在与相关专业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她俨然变成了“业内人士”。去年,某出版社还特地请她帮忙翻译一本关于量子纠缠的物理学英文专著。

此外,“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兴趣,比如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周加贝自费二十多万元购买了一套设备,让学生看到形象立体的原子、分子结构;计算机学院教授魏骁勇上课用无人机点名,并追踪学生上课的表情,以掌握他们的听课效果。

重奖激励,长效保障改革

当然,要想持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就必须有高水平教师,而这时,仅仅依靠个人兴趣是不够的,制度保障不可或缺。

对此,四川大学设立了“教学三大奖”,即卓越教学奖、星火校友奖教金以及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奖励分为100万元、50万元等不同额度,重奖全身心投入到一线教学的老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老师以及课堂内外潜心指导学生的老师。

据统计,四川大学每年出资1000多万元,用于奖励一线教师,使他们拥有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该校还规定,教授必须要给本科生上课,这也是在引进人才签合同时的第一项要求。

而与重奖相对的,还有严厉的惩罚措施。

“在教书育人方面,只要违规违纪,就一票否决,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张红伟介绍道,比如教师监考迟到属于三级教学事故,即使这是最低一级的教学事故,也会导致其三年内与评优、评奖、晋级无缘。“之所以能将改革推行下去,激励是一方面,约束到位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

此外,一般来讲,高校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就可以走上讲台教课,但在四川大学,他们还必须有另外一个证,那就是教学能力培训合格证。

“我们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小班化教学所带来的变化。”张红伟说,从2015年开始,四川大学针对新进教师设立了“双证”制度,确保新进教师高起点开启教学生涯。“对于那些已经在讲台上的老教师,学校开启了‘智慧教学学院行’,对其进行培训,以满足新的教学需要。”近6年来,全校参加各类教学研讨、培训的教师超过3万人次,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说到改革下一步的发展,张林表示,四川大学将着力推进“一制三化”,即本科生导师制和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以此来保障建成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出一流本科人才,努力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转变。

《中国科学报》 (2018-07-17 第6版 动态)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