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部专项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禁止学前教拼音

--------------------------------------------------------------------------------
点击次数:1878  发布时间:2018-7-17 10:37:44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对于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小学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园组织测试等行为的,将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通知》明确,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通知》还要求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针对幼儿园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情景,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此外,《通知》还明确要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对于未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区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的,要调整幼儿园活动区域设置,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并配备必要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图画书。

  小学零起点教学也被列入《通知》中。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纳入规范办学诚信记录。

  本次专项治理

  部分重点内容

  1、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

  2、幼儿园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3、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的,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教师的责任。

  4、社会培训机构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 链接

  教育部多次发文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记者梳理发现,此前教育部已多次就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发文。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明确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2012年,教育部出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需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科学保教,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

  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综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

  响应国家号召,各地陆续出台相应政策。例如山东青岛今年6月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段学校初始年级(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及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专项督导工作。

  ■ 观点

  部分小学入学测试导致学前班热度不减

  一边是三令五申,一边是幼升小的焦虑。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别家孩子都上培训班,自家孩子不能不上,“一步都不能落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差异化的入学政策是造成学前班热度不减的根源。他举例称,有的小学在幼升小时会对孩子进行测试,只有孩子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英语等方面满足一定条件后才有机会被录取,这就给了家长们报班的动力。

  孩子上了这些衔接课程,真的有效果么?一位安徽的小学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们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会影响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除非真的全面禁止,不然家长还是想让孩子提前学,担心别的孩子都提前学习了一年级课程,小学老师会因此讲得少。”这位老师说,这也导致不同学生基础不一样,上课不好上。

  此外,也有不少老师反映,孩子提前学习一年级课程后,有的也会出现上课不专心、走神的现象,最后对知识一知半解。

  “三年级现象”近年来不断引起关注。储朝晖解释,该现象是指,在幼儿园阶段学了一些知识、进小学时测试分数很高的孩子,到三年级成绩开始下滑;而另外一部分在幼儿园游戏玩得很充分、各方面个性能力发展很充分的孩子,到了三年级,成绩开始超过一年级时表现更亮眼的孩子。

  ■ 现状

  幼儿园大班现“空巢”现象

  尽管主管部门多次发文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各地陆续出台相应措施,但是“幼升小”的焦虑仍以不同形式存在着。

  2013年陕西省教育厅主办的《陕西教育》曾发布一份数据,显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五省区被调查的133所公、民办幼儿园中,100%存在增加小学化课程的现象。具体来说,133所幼儿园都开设了拼音课程;82所幼儿园开设了英语课程;96所幼儿园开设了识字写字课程;还有部分幼儿园开设了电脑、写字、珠心算等课程。

  2017年有媒体援引一组数据披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西部五个国家级贫困县442所幼儿园做的调研显示,从桌椅摆放和教室布置、作息制度以及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来看,大约2/3的幼儿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小学化倾向”。

  即使在不教授小学课程的幼儿园,孩子们也用另一种形式接触着小学教学内容,即所谓的“幼升小衔接班”。

  天津一名家长告诉记者,自家孩子会上半年大班,半年“幼升小”课程,其中“幼升小衔接”课程是在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的。

  这种现象在北京也很普遍。据媒体报道,不少孩子早在半年甚至一年前就离开幼儿园,为上小学做准备,有的幼儿园大班甚至出现“空巢”现象。有家长称,班上孩子八成去了学前班。

  从供给方角度看,幼小衔接培训班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向家长提供课程。

  不少培训机构都表示,幼升小课程主要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来适应小学生活。其中一家培训机构还称,原国家教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在1990年至1994年的调查研究表明,40%的儿童进入小学后不适应,学习状况具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溜号;写作业需要督促,拖拖拉拉、马马虎虎;不喜欢阅读,没有每天读书的习惯……因此开设幼小衔接课程至关重要。

  记者发现,语数英是绝大多数培训机构的必备课程,拼音识字、国际音标、口算心算,珠心算等学习内容都十分常见,有的培训机构甚至还安排了中班升大班数学暑假课。

  培训班的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据媒体报道,山东济南的幼小衔接培训班的价格普遍在一年两万元左右,有的高达三万元。

  新京报记者 王俊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