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领域也应传播好中国经验

--------------------------------------------------------------------------------
点击次数:2053  发布时间:2018-7-12 15:54:30

 

教育领域“中国经验”的传播要创新方式,积极融入教育国际交流体系,注重运用经典案例、生动故事等获得认同。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强调学习国外先进理念、科学理论,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优质资源,总体是以“当学生为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开放格局,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取得了成就。在继续学习、借鉴国外教育的同时,可以加强教育领域中国经验的更好传播。

教育领域传播好中国经验,是展示教育自信的重要表现。中国在几十年时间里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总体完善的教育体系,在13亿人口的大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中国特色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学习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值得推而广之的中国经验,把这些经验传播好,有利于澄清对中国教育的片面认识,克服盲目追随欧美的教育自卑情绪,更加坚定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自信,避免教育走上脱离中华文化土壤、违背固有规律的弯路。

教育领域传播好中国经验,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缺乏“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曾经是中国不被人尊重的原因之一。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教育、文化等软实力作为后盾。通过对教育领域中国经验的有效传播,推广参与世界知识体系建构的中国智慧,展示中国教育竞争力,可以助推中国成为精神文化生产、创新乃至输出的中心,提升文化影响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

教育领域传播好中国经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行动。习近平主席指出,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在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全面落实千年发展计划,为把全球人力资源发展水平推向一个崭新高度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全民教育尤其是探索“穷国办大教育”提供了一个可资效仿的样本,传播好这些中国经验,不仅可以促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教育的了解,对中国文明的认同,也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行动。

因此,我们要结合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介绍中国发展变化要求,努力使教育的传播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强劲生长点。

首先,要丰富教育领域中国经验的传播内容。教育领域中国经验的主要构成包括如下方面。一是中国教育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光辉发展历程。中国有文献记载的教育可追溯到上古时代舜设立的庠,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创立了太学、书院等多种学校制度,涌现了孔丘、墨翟、韩愈、朱熹等教育家,留存有《论语》《孟子》《学记》等教育典籍,提出概括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改过迁善”等一系列教育理念与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恢复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到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立德树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又经历了一段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国教育发展史深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承载教育领域“中国经验”的历史载体。二是中国教育天翻地覆的变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文盲率高达80%,小学、中学、大学在校生分别只有2000万人、100万人、11万人,到2016年,小学、中学在校生分别达到近1亿人、8000多万人,在校本科生超过2000万人,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这些巨大变化是教育“中国经验”的现实载体。三是基于中国教育发展巨大成功而形成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由于教育的长期落后,我们在学习借鉴外来经验的过程中,一直存在言必称与国际接轨的媚外现象,出现了很多“拿来主义”导致的水土不服。通过漫长的积累发展,我们逐渐形成了本土的教育思想体系,探索出了适合自己民族自身特点的教育发展路径。

其次,要完善教育领域中国经验的传播载体。一是突破传播媒介单一的局限,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推动中国教育思想、经验的传播。二是扩大教育人员交流层次与规模。比如,提升孔子学院等实体教育的层次等。三是加强中国教育典籍的外译工作。尽快弥补中国教育典籍对外翻译的差距,借鉴汉译世界名著模式,提升中国教育典籍翻译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不仅对外翻译古代典籍,也要注重翻译当代教育论著。

再其次,要把握教育领域中国经验的传播策略。一是提升中国经验传播的方位意识。大力传播中国经验,是“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基本途径,是向世界提供教育服务、贡献中国教育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重要行动之一。二是注重中国经验传播的精准化策略。我们要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等开展针对性的传播。比如,针对发展中国家,可以强调在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经费投入、全社会力量动员等方面经验的传播,而针对发达国家,可以侧重从历史、文化角度推介中国教育典籍,传播中国教育理念、尊师重教传统等。三是选择中国经验传播的有效化方式。

总之,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教育领域中国经验的传播要创新方式,积极融入教育国际交流体系,注重运用经典案例、生动故事等获得认同,打造融通中外的教育话语体系,传播好中国教育声音。

(作者:张大友,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2日第7版 版名:理论周刊·教育科学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