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新时代·新青年”:回到教育的母题

--------------------------------------------------------------------------------
点击次数:2538  发布时间:2018-6-26 14:03:26

 

作为一项语文综合性能力检测试题,高考作文既是对学生审题理解能力、文体结构把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一次全面评测,也是检测一名学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分析、归纳、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对生活实践的参与能力,对社会文化的建设能力以及在思想观点、语言构思上的个性化创造能力。

试题命制就是设计一个诱导因素。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对高考语文试题的关注,也是对寻找这一有效诱导因素的共同兴趣,是对试题有效性、公平性、价值性以及它与社会生活关联性的共同检视。

2018年高考北京卷语文作文试题是:“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我们的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在祖国的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试题先从一个俯视的角度切入,呈现出一幕刚刚发生在所有考生身上的动态画面;随即进行视角换位,从考生自我反思的心理出发,将考生自我的成长置于祖国近20年来发展的背景之中,陈述00后崭新世代成长的历程。

从公平的角度讲,这是让每名考生对自己身上或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发表认识与观点,大家都有完全相等的话语机会与言说权利。祖国的发展与进步有目共睹,也是每名考生的亲身经历。置身于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之中,反观一个青年群体的时代责任,在这一点上,每一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思想火花。

从与社会生活的关联角度讲,语文源于生活,广袤的社会生活是一切写作素材和观点的源泉。正如题干内容所示,今年这一批考生正代表着特殊的一代。这正是“新时代·新青年”的题中之义,也是这一群考生所面对并身处其中的社会生活的最大真实。

可见,“新时代”既给予“新青年”感受时代、触摸时代、享有时代的大好机遇,也考验着“新青年”认识时代、理解时代、投身时代的深度与广度。作文题的价值导向是语文课程人文属性的直接体现,也是教育改革目标与使命的公开展示,更是激发广大青年文化特质与禀赋、丰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一次生动实践。

时代是思想之母,时代也是教育之母,是催生教育思想、倡导教育改革、鼓励教育创新的根源。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教育则是国之重器,是培育青年一代投身伟大事业的铸魂工程。培育“新青年”,建设“新时代”,理当是教育工作的光荣使命。曾有一种说法,教育即社会母性,是社会为青年一代提供的一种特殊滋养。“新时代·新青年”,两个强烈渲染“新”的词语,所宣示的正是对教育母题的自觉回归。

既然是一个立德树人的教育母题,“新时代·新青年”就不仅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命题,而是一个摆在每一名青年学子面前的现实命题。这一命题考核学生的人文积淀、家国情怀、时代旨趣,以及理性思维、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它要求考生面对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时间与空间、个体与群体、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等诸多关联,善学、乐思、笃行,既反躬自省,又辩证推断,积极参与到对时代主题的讨论与对话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新时代·新青年”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母题。每一个青年都应该通过这一坐标寻找并确立其方位,用生命发展的轨迹描绘出时代发展的立体图景。作文也不应只是个人情意的抒写、个人才艺的展示,而是一种公共理性的觉醒、家国情怀的爆棚。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26日第6版 版名:新闻·综合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