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智童时刻创始人兼CEO郭长琛:AI正在定义未来的幼教场景

--------------------------------------------------------------------------------
点击次数:2664  发布时间:2018-6-20 15:27:00

 

智童时刻创始人兼CEO郭长琛:AI正在定义未来的幼教场景

2018613-15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亿欧公司联合主办,拼多多协办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在上海长宁世贸展馆举办。

本次峰会以“AI落地,产业升级为主题,现场聚集超过5000AI行业内外人士,共同探讨AI目前面临哪些挑战,当下如何商业落地,未来将会怎样发展等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Michael I.Jordan、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等作为演讲嘉宾出席峰会。

615日智能+教育峰会上,智童时刻创始人兼CEO郭长琛发表了主题为《AI+幼教,重塑未来教育场景》的演讲。他提到:

1AI正在定义未来的幼教场景;

2、降低使用门槛,是AI进入课堂的关键环节;

3AI+幼教,孩子是受益者,但老师才是机器人进入课堂的核心要素。

以下是郭长琛演讲内容:

郭长琛

大家好,我是智童时刻创始人郭长琛。前面各位嘉宾都讲到了AI在各个教育细分领域运用,而我今天要汇报的是AI在幼教领域的运用,和大家探讨未来的幼儿教育场景。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思考,我认为谈“AI+教育,必须思考四个问题:用户是谁?AI应用的场景在哪?AI的用途是什么?如何实现闭环?

AI落地到幼教行业,相当于回答了的第一个问题。早幼教阶段的用户主要指6岁以下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很明显的特点,我们需要思考哪些场景比较适合他们。当然规划用途和实现闭环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规划好用途,就可能导致产品体验低于用户的预期,而缺少闭环系统,就很难完成定义的工作。

6岁以下幼儿处于人生的最初阶段,生理、思维都处于发育初期。学界将幼儿思维发育分为三个阶段:02岁时,幼儿处在动作思维阶段,他对外界的探索主要是以以触摸、爬行的动作来完成,思维在动作中进行;36岁是具像思维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需要通过与实际物体的接触,来完成对抽象思维的训练;而6岁以后的孩子,才慢慢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所以,6岁及6岁以前的孩子,非常需要具体可感的实物。所以当AI切入幼教行业,就与传统的AI产品产生了矛盾——大部分的AI产品是软件,但虚拟产品又不能满足孩子对实际场景的需求。不管是蒙氏还是高宽,众多教育学家都认为,要多让孩子多接触实物获得直接体验,才能帮助他们学习、形成抽象的概念。因此,AI落地在幼教行业,我们不能排除掉实体硬件产品。我们要做的是将AI具像化,给孩子实实在在的体验。所以,作为一家AI+幼教的公司,我们成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研发面向不同场景的AI教育机器人和AI小硬件。

具体而言,我们认为,AI切入幼教的场景,可以分为幼儿园场景和家庭场景两种情况。首先说幼儿园。

幼儿园场景为什么需要什么AI呢?AI能在幼儿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我们探索了两年多,最后的结论是,教育机器人可以在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和STEM教育两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游戏化教学的部分,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案例。很多人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原来我们都是通过图片和视频来讲述这个故事,但现在,孩子可以和机器实现语音交互,我们可以用机器来讲述更加生动的故事。比如老师通过系统让机器人扮演蝌蚪,它的任务是找到妈妈。五个小孩分为一组,随机抽取卡片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第一个孩子抽取的图片是妈妈,我们的机器人会问这个同学,“我是小蝌蚪,我在找我的妈妈,请问你是我的妈妈吗?”,如果孩子说“我是鸭子,你的妈妈是两只眼睛、嘴巴宽宽的”,这时候机器人就会走到下一个孩子的面前,继续更孩子完成交互回答问题,最终机器人还会邀请孩子上来编一个青蛙的舞蹈

设计这堂课非常简单,但孩子完成的角色扮演和参与以及孩子实现的思考却是非常重要。我们要运用机器和AI的方式让孩子融入情景,我们要实现个性化、游戏化的交互,让孩子的学习和互动变得更丰富

STEM教育这一部分我们主要从编程教育切入。近年来编程教育倍受重视,从小学编程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不过要明确的是,在幼儿阶段,编程教育的重点不是写代码,而是培养编程思维。我们发布了小小编程,向社会提供一套2岁就可以操作的实物编程系统,孩子通过刷卡、语音就可以自己编一个故事、一段舞蹈等等。我们希望2岁到6岁之间的孩子,虽然没有真正的写代码,但是通过卡片和语音的方式能完成最基本的编程逻辑训练。

通过游戏化教学和编程教育,机器人能给孩子带来的益处十分明显。但是要让这些益处发挥作用,还得注意一个问题:孩子是受益者,但老师才是机器人进入课堂的核心要素,我们需要老师组织这堂课。因此,接下来我们还得回答第二个问题:老师想要什么样的AI

这是一件很过程主义的事,解答这个问题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历程。九十年代已经开始有多媒体教学,但是那个时候的多媒体课带有很强的表演性质,孩子们很喜欢,但是一学期也就上一两节。为什么?太麻烦了。但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的常态,很重要的原因,首先是有了PPT,然后PPT的各种辅助工具、素材、模板越来越丰富。原来做一节多媒体课需要比普通课多花几个小时时间,现在通过网上的模板和素材,备课时间更短,效果更好,老师可以省出很多操作时间来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我们发现,AI进入课堂也碰到这个问题。现在大量的AI产业包括机器人等,很多只是一种表演。AI想进入课堂,一样得成为工具。我认为做到工具够简单、素材够丰富后才能获得广泛使用

分析完AI如何进入课堂这个问题后,我们来想想,如何让AI更容易进入课堂?我们认为,降低使用门槛是AI进入课堂的关键环节。幼教老师大多是文科生,IT水平不高,如果做一节课还需要敲代码,那还是算了吧。而且其实对IT能力比较弱的人来说,哪怕是可视化编程,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AI+教育,必须有一个平台让老师轻松的进入课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发了一套“AI幼教内容平台。我们的AI幼教内容平台,包括三个部分:一是AI制作,老师可以像写Word一样来进行制作,可以在任何环节加入机器人的对话以及加入想要的内容,对于老师来说所有AI成分都不过是一个素材,相当于我们给老师做课件提供了AI工具;二是AI的输出,主要是输出适合机器人使用的AI课件,机器人使用的课件不是简单的播放一段视频,而是可以调度机器人的动作和表情;三是AI分发,平台还有交流、分享功能,老师、教材商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课件或者模板,供其他老师下载、使用。

AI如何进入到家庭场景?我们推荐“2515”亲子时间。即每天孩子单独使用机器25分钟,亲子每天一起使用15分钟。除此之外接下来我们还会推出老师和内容合作方做出的内容课程,根据不同的场景推荐适用的课程。

总而言之,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AI正在定义未来的幼教场景。机器人,将成为家园共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